力,前去禁锢这九人,其中一人还想反抗,但却被阿斯玛闪电般的一箭穿身,因其还未突破七环之境,能够将身体半魔力化,所以没有之前领队法师死时那么“轰轰烈烈”,连个响动都没人听见。
其余的人自然也老老实实的不做抵抗,任由阿斯玛将自己禁锢起来,随后通过无形的魔力锁链拽着他们,将这九名俘虏带回了地面。
他感到了一种淡淡的,“不祥征兆”。
就像是总觉得哪里不对、不舒服,却又说不上来一样,仔细审视,好像又确实没什么问题?
但他知道,这确实是一种“不详”已经悄然之间降临了。
伊尔的意志,或者说,伊尔的环境,对“神明”这些已在它的版本迭代中被去掉,但是因为他们的负隅顽抗、垂死挣扎,而暂时没能完全清除,现在属于占内存、拖累整体的“信息冗余”乃至“病毒”,有着不小的排斥性。
就像鱼在岸上会无法呼吸,南方人在北方会感到冷,北方会觉得南方潮湿、燥热那样,伊尔的“环境”已经不适合阿斯玛他们了。
他们之前躲在外域还好,现在回归,伊尔作为一个没有主观意识的本能,是不会有那么快反应的,否则要是一回来就被“世界意志”针对限制,那还打什么,直接投了赌白塔不赶尽杀绝好了。
但随着各种进程,比如时间,比如“诸神”在凡世出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们的力量,那些伊尔失落的“法则”权柄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一种“排异”现象就会开始逐渐增强,伊尔这个人体的本能防护机制被激活了,用来对抗他们这些“侵略者病毒”。
这才是其他的神迟迟不愿真身回归内伊尔的原因之一。
他们进入的时间越晚,被伊尔“针对”的时间就越靠后,就可能将更多的力量用于那场决定一切命运的决战中,所以在开战初期这个节骨眼,到他们顺利的夺取了东方大陆后,也一共只有三位神明“回归常驻”在内伊尔。
第一七九:遵循意志
这令阿斯玛暗道不妙,“世界的宠爱不在”———他们不喜欢用“抛弃”“厌恶”“敌对”之类的词来形容伊尔对他们的敌意,虽然实际上确是如此。
对诸神来说,这是对祂们那自战败被驱逐之后日益增长又脆弱的自尊心最为刺痛的攻击了。
同时也是他们最大的弱点。
因为这种“排斥”带来的削弱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旧日之战他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时诸神已经坐在高高的王座上,主宰了世界上万年的光阴,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有何不对,即便神战打的那样惨烈,对他们来说,也无非是漫长生命中的一次较为特别的冲突罢了,谁都没想到会有后来的事发生。
伊尔对他们的排斥是循序渐进的,不是突然削弱他们的力量,然后从不知道哪个次元里跳出来一群能和诸神对抗的凡人,但因为没有任何外部威胁而感官迟钝的诸神却没有意识到这点。
但这种情况发展至今,已经变成了一种几乎无处不在的打击、针对。
就阿斯玛这才动了两下手脚,就已经感到冥冥之中的不祥征兆了,他的力量较弱,针对起来容易,也明显,何况哪怕没有这一层,他作为在现世已知的“最弱之神”其存在本身就很可能作为白塔的针对打击目标。
自上古之战过后,众神逃匿,群星远去,白塔和旧日爆发过的大大小小的冲突中,只取得过一次弑神的战果,已是在数千年之前,还是那家伙自己犯蠢。
被弑杀的是一名海洋之神,那个家伙和阿斯玛相熟,自以为自己躲入深海之中,不与白塔爆发冲突,遮蔽行踪,就可以独自过自己的逍遥日子,他实在无法忍受外域恶劣、狭小的环境,向阿斯玛吐槽“吾乃四海之主,大洋之神,而今屈身湖泽,如泥中之虫!”
于是就找机会遁回内伊尔,潜入浩瀚洋中,翻江倒海,呼风唤雨,如他所说所盼那般,不与人世相交,只于深海之中称王,自以为能躲避白塔自由自在,然而还是因为各种原因,在回归数年之后被白塔找上并且布局围杀,成为了上古之战后第一个被弑杀的神明。
诸神会议反对他的行为,但他态度坚决,甚至“先斩后奏”式的回归了凡世,也不可能过来把他抓回去,只能继续维持表面的“兄弟情谊”,同时也是把这个海洋之神当做一个被动的“实验品”,尝试从他身上得到些许经验,而为了将来有一天诸神打回来,或是自己混不下去又要跑路外域做准备,他也同样很配合依然流放在外的苦兄弟们,有什么事知无不言,沟通频繁。
对“伊尔宠爱不在”这点的了解,也是从他那得到了很深刻的印证,以至于那名海洋之神死后几千年,都没有真神敢于肉身返回内伊尔,化身降临也就最多了。
毕竟,如果不能公昭天下为王为尊,躲躲藏藏的做个“山
(http://www.dishug.com/book/CCUu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