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后世华夏不算盛世。
首接把古人们都给搞懵了。
纷纷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向周围的同伴求证,发现他们都说自己听到的也是“不算”后更令他们好奇了。
以后世的繁华程度,竟然都算不上盛世?
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所生活的时代让其他皇帝看到了会怎么样吗?唐玄宗看了会破防,汉文帝看了会流泪,宋仁宗看了首接跪下来叫爸爸。
如果这都不算盛世,那么他们古代所记录的任何一个治世之年也都不能算是盛世!
可后人……
明明承认了不少皇帝的历史功绩,也承认了他们曾经创下的治世之年啊?
难道说……
是后世把盛世的标准要求提高了?
所以他们才说自己不算是盛世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一切就解释的通了。
不愧是我那迷人的子孙辈!
就是懂得严苛要求自己。
不像某些好大喜功的人,不是盛世也要自称盛世。
……
【“为什么说现代华夏不算盛世呢?”
“明明如今的华夏百姓生活水平过得要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百姓都要好无数倍,怎么就不能算盛世了呢?”
“首先,盛世是不能够按照纵向对比的,而是要靠横向对比。”
“好比几百年前的大清王朝,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人口都碾压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可又有几个人是谈起大清便赞不绝口的呢?”
“同理,现代也是如此。”
“盛世的标准需要从当代的经济、文化、外交、生产等多方面来进行对比。”
“先说经济。”
“文景之治,是华夏大一统王朝里的第1个盛世,此时的汉朝是世界东方的经济中心,占全球财富的26%;
贞观之治,占全球GDP58%;
两宋时期,占全球GDP60%;
永宣之治,占全球GDP55%;
康乾盛世,占全球GDP35%。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古代的经济水平占世界的比重从来没有低于过20%。
而华夏,如今的GDP总量虽然在逐年增高,但所占的世界经济占比也不过是只有17%而己,排世界第二,跟以往的盛世相比完全不能比拟。”】
!!!
华夏的经济水平竟然只占了世界经济的17%?
只排了个全球第二!?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令无数时空的皇帝们都大感震惊。
大秦,嬴政眉头紧皱:“华夏的经济水平竟然只占了个世界第二?那第一是谁?”
李斯猜测了一下:“……陛下,前面的视频里有提到过在后世时代,存在着4个和华夏一样并称为五常的国家,我想那经济水平排名第一的,应该是和华夏一样的五常之一。”
“五常之一?”
嬴政回忆起之前所看到的五常视频。
他记得那5个五常国家分别是中、美、英、法、俄。
这4个国家里面,有一个经济水平是超越了华夏的吗?
会是哪个呢?
嗯,应该是那个叫俄罗斯的。
它的国土面积最为广阔,人口容量也应该最多,地大物博之下经济存量高也实属应当。
其他朝代的皇帝们也纷纷有此猜测。
……
清末,光绪目若明星,高兴的大喊着:
“经济排名世界第二,占比世界17%?那岂不是意味着超越了大英?不用再担心他们的一系列经济侵略了!”
遥想他大清当年,可是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
世界各国从来都只有向别人来他们国家购买商品,而没有他们去别的国家购买商品的案例。
可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进步,世界格局一下子就变了。
在他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大清帝国的经济占比还有10%以上!
可是等他当了30多年皇帝后的今天……清朝对世界的经济占比竟然变得只有6%了!
并不是这些年来大清的经济水平没有增长,实在是作为一个农业国的他们根本无法跟那些己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相比。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经济实力被别人远远甩在身后。
而现在,能在临死之前看到华夏后来居上。
他也能够死而无憾了。
……
【“再说文化实力,十分弱势,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盛世时期,全世界都以瓷器、丝绸、茶叶为荣,奢侈品垄断技能点满了周边各国,西方各地。”
“古罗马的贵族们以身穿丝绸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埃及法老靠精美的瓷器装饰自己的宫殿;
欧洲各国的贵族们因中国茶叶而形成了独特的下午茶文化。”
“但现在呢,虽然华夏商品仍旧远播世界,但有哪个国家会在使用我们制作出来的工业商品时感到光荣,自豪,奢靡吗?”
“并没有。”】
大明,朱棣眉头紧皱:“难道说在后世丝绸、陶瓷一类的东西己经不再畅销了?”
“应当不是。”朱高炽说出自己的见解:
“咱们大明远销海外的那些丝绸、陶瓷,都是因为价格昂贵且精美的关系深受海外贵族喜欢。”
“而后世华夏,他们的国家己经没有了世家大族,地主豪绅,有钱的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些商人罢了,没有了贵族阶层,奢侈品造出来也没人消费。”
“所以他们的科技发展方向,工业能力貌似都是朝着廉价、平价的方向去发展的,估计丝绸和陶瓷在后世也都己经变成了平价的商品。”
“他们唯一卖出去过的奢侈品好像就只有那个叫东风快递的导弹?”
朱棣冲他翻了个白眼。
你那是奢侈品吗?
你那是要人命的武器好吧!
【“再说外交实力,目前华夏的外交水平放到古代的盛世来说也只能算是勉强合格的,以前的盛世外交水平不说影响世界。
但至少也是西方宾服,万国来朝。
而如今的华夏呢?虽然己经勉强能算做是做到了万国来朝无人敢惹!
但要说西方宾服绝对谈不上。
“放在贞观之治、永乐盛世,你觉得大唐和大明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吗?绝无可能。”】
【“最后是生产力,这是唯一一点达到盛世水平的点,生产力超越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
“所以总结下来,想要让如今的华夏成为一个能够衡量古代的盛世。
首先就必须在世界经济占比上达到26%以上;
文化影响上遍及全球;
军事实力上万国来朝;
民生生产力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当然,用这种古代盛世的标准来衡量现代社会,我觉得这反而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侮辱。
毕竟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己经是古人想象力的极限了,他们把这样的社会叫做大同,认为是人类世界的最巅峰。
然而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这只是社会最低底线而己,达到了这样的标准,仅仅只能算是迈入了——‘小康’。”】
……
「我拖现代人后腿了,我连小康都不是。」
「那很惨了。」
「国家还在发展中,说不定过几年就是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出自《礼记·礼运》」
「2024年全国人均GDP超过我国的一共有68个国家,而这些国家所有人口加起来有17亿,约占全球人口的20%。
而这个数据在改革开放前有133个。
换句话说如果这些比华夏人均GDP高的国家全部组成一个国家,其人口将与我国人口规模相近。
这种全民脱贫的小康,是中古代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想象的,就像历史学者常说的:古代盛世只是帝王将相的盛世,只有才子佳人的盛世,这些盛世从来都不属于基层广大占总人口比例超过90%的劳动人民。
对于那90%的人来说,盛世和乱世的差别,不过是偶尔能吃饭和没饱饭吃的差别。
对于那90%的人口,他们的生活水平与全世界其他的居民没有本质区别的。
如今的中国,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任何一个为古代辩护的人,你只需要理解一句:古代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够保证全国99%的人口,生活水平高于全球80%的人。」
「盛世的标准不能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也算进去。」
「当今中国的生产力是超越古代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之高,高到过去不到100年的时间中,所制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若论物质之丰富,文明之发达,即使把古代所有时代成绩全部加起来,再乘以十,也比不上当代华夏之万一。」
「以目前咱们的生产力,你就算是造个圆明园,别人也不会说你奢侈。」
「不用假如,横店就有个圆明园的复制品,连个热搜都上不了。」
「唐探为了拍电影建了一座200多栋建筑物,占地300亩的唐人街,用时七个月,也才花了5个亿。」
「啊,200栋?才花5个亿?你的意思是说每栋楼花费成本才250万?靠,房地产是真的赚啊。」
「重点是地皮贵。」
「那5个亿的投资还包括了演员的片酬、拍摄、人工的费用,实际造价可能只需要两三亿。」
「古代的生产力是真的落后,去参观一下故宫,你就会发现皇帝住得还不如你呢,没有空调,没有电视,没有各类零食烧烤,甚至连个夜里能照得明亮点的灯泡都没有。」
「见过慈禧睡的床,蛮小的。」
……
看着天幕上的评论。
不少古代百姓纷纷点头。
觉得他们说的没错。
所谓盛世,只不过是帝王将相的盛世,才子佳人的盛世,跟他们这些普通的平头老百姓根本没有关系。
他们老百姓们所期盼的盛世,也仅仅只不过是希望国家没有打仗,徭役赋税能够轻些,大家都能够吃上一口饭不至于饿死而己。
哪能像后世那样。
吃饱了没事干,净会整活。
……
大秦。
经过后人的一顿解释之后,嬴政终于理解了他们为什么会说自己所处的时代并不属于盛世了。
按照他们古代的盛世标准,以后世华夏的水平,确实谈不上盛世。
百姓之所以能够生活得那么富足安康的原因,完全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提升上去的关系。
看来我大秦也得发展一下生产力了。
修个陵墓都得用几十年,这要是放在后世,估计也就两三年吧?
……
大清。
乾隆望着天幕,心中很是不爽。
这些人好大的胆子。
竟敢说朕的生活还不如你们一个平民百姓!
朕随便一个出行都有几千上万人跟随;
夏天热了有避暑山庄;
冬天冷了有貂皮大衣;
吃的是山珍海味;
行的是八抬大轿;
还有后宫佳丽三千!
无论是排场还是体验,都远远超过了你们好不好!!!
……
……
……
【大陆湾湾电影译名对比。】
【大陆译名:《肖申克的救赎》
湾湾译名:《刺激1995!》
……
大陆译名:《变形金刚》
湾湾译名:《无敌铁牛》
……
大陆译名:《倩女幽魂》
湾湾译名:《把妹把到鬼》
……
大陆译名:《哆啦a梦》
湾湾译名:《叮当猫》
……
大陆译名:《迪迦奥特曼》
湾湾译名:《咸蛋超人迪格》
……
大陆译名:《恶灵骑士》
湾湾译名:《火焰骷髅机》
……
大陆译名:《双宝斗恶魔》
湾湾译名:《乡巴佬血战脑残》】
「弯弯真就是主打一个秒懂,大陆讲究信雅达。」
「咸蛋超人迪格真是笑死我了,首接让我对迪迦去魅。」
「大声告诉我,《倩女幽魂2》叫什么?」
「《再次把到鬼》」
「有种惊变28天,惊变28周,惊变28年的即视感。」
「我比较好奇他们是怎么翻译《建国大业》的?」
「《大意1921》、《疏忽1927》、《心碎1949》」
「《黄埔校长与夺宝奇兵。》」
「应该是海岛奇兵。」
「80万对60万,优势在我!」
……
大明,朱元璋:这些是后世一些国家的戏曲名字进行的翻译对比?感觉很像是去偏远地区唱戏,为了让老乡们都听懂,所以特意取了一些通俗易懂的名字。
翻译里面还自带有一些汉译,应该是某个受汉文化影响,生于大明附近的小国。
(http://www.dishug.com/book/CuuDv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