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陈天佑,诗书画技艺炉火纯青,在方圆百里内早己声名远扬。然而,天佑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修缮寨门口大坝那破败的石板路。这条石板路曾是寨子里最繁华的街道,如今却因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给乡亲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一天,天佑从一位云游的商人那里得知,湖南洪江府乃是商贾云集之地,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汇聚于此,对诗书画的需求极大,一副好的对联往往能卖出高价。天佑心中一动,修缮石板路需要大量的银子,或许洪江府就是实现他愿望的地方。
于是,天佑告别了父母和乡亲们,骑着赤霞追风马,踏上了前往洪江府的征程。一路上,他风餐露宿,翻山越岭,但心中的信念却从未动摇。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他终于来到了这座繁华的城市。
洪江府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天佑牵着马,在街头巷尾西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当地最有名的字画市场 —— 墨香斋。墨香斋坐落在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上,门前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 “墨香斋” 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天佑走进墨香斋,只见店内挂满了各种字画和对联,有山水、花鸟、人物,风格各异,琳琅满目。店内的客人来来往往,有的在仔细欣赏,有的在与店家讨价还价。天佑找到店主,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希望能在这里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联。店主上下打量了天佑一番,见他只是一个年轻的少年,心中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答应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在店内展示一副对联。
天佑谢过店主,便开始准备。他铺好宣纸,研好墨,沉思片刻,挥毫泼墨,一副饱含深意的对联便跃然纸上。上联是 “洪江昌盛财源广”,下联为 “市井繁荣福气多”,横批 “盛世繁华” 。这对联不仅笔法精湛,字迹刚劲有力,且巧妙地将洪江的繁荣景象融入其中,韵味悠长,让人看了眼前一亮。
然而,这副对联在墨香斋展出了几天,却无人问津。店主摇了摇头,对天佑说:“少年,你的对联虽然不错,但在这高手如云的洪江府,还不够出众。你还是另寻他处吧。” 天佑听了,心中有些失落,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决定另辟蹊径,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这日,天佑在街上闲逛,偶然路过一座气派的酒楼。他看到酒楼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心中突然有了主意。他找到酒楼老板,诚恳地说道:“老板,我看您这酒楼生意兴隆,可门口却缺副好对联来增添雅趣。我愿免费为您撰写一副,保证能让您的酒楼更添风采。” 酒楼老板瞧了瞧天佑,见他虽年轻,却气质不凡,便半信半疑地答应了。
天佑当即要来笔墨,略作思索,笔锋游走如龙蛇,写下了一副对联:“佳肴香溢满街巷,琼浆味醇醉西方”,横批 “宾至如归”。字迹潇洒飘逸,对联内容又贴合酒楼生意,引得周围众人纷纷叫好。酒楼老板十分满意,当下便将对联挂在了门口。这一来,天佑在这一带小有名气,不少人开始留意这个才华横溢的少年。
但好景不长,没过几日,就有一群泼皮无赖来到酒楼闹事。为首的一个尖脸汉子指着门口的对联,大声叫嚷道:“这对联写得狗屁不通,坏了我们老大的心情,今天你们酒楼要是不拿出些银子来消灾,可就别想好好做生意!” 酒楼老板吓得脸色苍白,赶忙上前解释,可这群无赖根本不听,推推搡搡,眼看就要动手。
天佑恰好路过,见状,心中怒火顿生。他挺身而出,挡在酒楼老板身前,说道:“你们这群无赖,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如此横行霸道!这对联哪里写得不好了?” 尖脸汉子冷笑一声:“哼,你这小崽子,懂什么!我看你就是和这酒楼老板一伙的,今天不交出银子,有你好看的!” 说着,便伸手要抓天佑。
天佑身形一闪,轻松避开了尖脸汉子的攻击。他自幼习武,身手敏捷,对付这几个泼皮无赖倒也不在话下。只见他施展轻功,在众人之间穿梭自如,三拳两脚便将这群无赖打得落花流水。无赖们见势不妙,纷纷落荒而逃。
经此一役,天佑在当地的名声愈发响亮,可也因此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当地有个名叫王麻子的地痞,平日里在街头巷尾收保护费,欺压百姓,他见天佑风头渐盛,心中甚是不爽。王麻子找到刘墨轩,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决定给天佑一点颜色瞧瞧。
一天清晨,洪江府的百姓们像往常一样走在街头,突然被一阵奇特的声音吸引。只见城墙上,一个少年身影如鬼魅般穿梭,手中毛笔挥舞,在城墙的巨大青砖上写下一副副对联。那少年正是陈天佑,他施展着精湛的轻功,在城墙上如履平地,手中的毛笔蘸满墨汁,挥洒自如。随着他的动作,一幅幅对联逐渐显现,字体刚劲有力,气势恢宏,仿佛要从城墙之上跃然而出。
“快看!那少年在城墙上写对联!” 人群中有人惊呼道。
“这轻功也太厉害了吧!”
“这对联写得真好,我还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写字方式!”
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仰头观看,惊叹声、赞叹声此起彼伏。很快,这件事就传遍了整个洪江府,人们都争相前来观看这个能在城墙上施展轻功写对联的少年。
消息传到了当地一位富绅王员外的耳中。王员外是个附庸风雅之人,家中收藏了许多名家字画和对联,对有才学的人也颇为赏识。他派人将天佑请到府上,想要亲眼见识一下他的本事。
天佑骑着赤霞追风马,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地来到王员外家。王员外见天佑年纪轻轻,却气宇轩昂,心中不禁暗暗称奇。他命人在府中的庭院里摆好桌椅,准备好笔墨纸砚,请天佑现场展示。
天佑也不推辞,走到桌前,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这一次,他要写一副专门为王员外家量身定制的对联。只见他运笔如飞,笔走龙蛇,转眼间,一副对联便写好了。上联是 “王府荣华,德厚流光昭后世”,下联是 “员外福泽,才高行雅颂千秋”,横批 “钟灵毓秀”。这对联不仅对仗工整,文采斐然,还巧妙地夸赞了王员外一家的品德和才学,意境优美。
王员外接过对联,仔细品读,越看越喜欢,不禁拍案叫绝:“好联!好字!少年,你真是才华横溢啊!不知这副对联你肯卖多少钱?”
天佑想了想,说道:“王员外,在下此次前来洪江府,是为了筹集银子修缮家乡的石板路。若员外肯出一万两银子买下这副对联,在下感激不尽。”
王员外听了,微微一愣。一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但他实在太喜欢天佑的这副对联了,再加上他也想做件善事,便点了点头,说道:“好!一万两就一万两!能得到如此佳作,也算值了。”
就这样,天佑成功地卖出了自己的第一副对联,得到了一万两银子。然而,他的成功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当地有一个叫刘墨轩的书法家,在洪江府颇有名气,他见天佑一个外来的少年抢了自己的风头,心中十分恼怒。
刘墨轩找到天佑,提出要与他进行一场对联比赛。他冷笑着对天佑说:“小子,听说你在洪江府很出名?不过是耍些旁门左道罢了。敢不敢与我堂堂正正地比一场对联?”
天佑知道这是一场挑战,但他毫不畏惧,坦然应下:“既然前辈有此雅兴,晚辈自然奉陪。”
比赛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洪江府,人们都期待着这场精彩的对决。比赛地点定在洪江府最大的广场上,当日,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比赛开始,刘墨轩率先登场。他身穿一袭长袍,手持一支羊毫笔,在宣纸上写下一副对联。他的笔法娴熟,字迹工整秀丽,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其上联为 “翠柳摇风,紫燕翻飞添画韵”,下联是 “红花照水,金鱼戏耍泛春波” ,横批 “春满人间”,描绘的是一幅春日美景图,意境清新。
轮到天佑时,他没有急于动笔。他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心中一动,有了主意。他让人搬来一个巨大的木架,然后施展轻功,站在木架之上。他拿起一支特制的大毛笔,蘸满墨汁,在一张巨大的宣纸上挥毫泼墨。
随着天佑的动作,一副气势恢宏的对联逐渐呈现。上联是 “洪江胜景,百业兴隆迎盛世”,下联是 “古府繁华,千帆竞发展宏图”,横批 “万象更新”。此对联不仅将洪江府的繁华昌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笔锋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对联旁边还配上了一幅简单却生动的洪江府街景简笔画,与对联相映成趣,意境深远。
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刘墨轩也不得不承认,天佑的才华确实在自己之上,他羞愧地低下了头,灰溜溜地离开了。
经过这场比赛,天佑在洪江府的名气更大了。许多达官显贵、富商巨贾都纷纷找上门来,请他撰写对联。天佑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又卖出了许多对联,筹集到了足够的银子。
带着满满的收获,天佑骑着赤霞追风马,踏上了回家的路。当他回到渡慕寨时,乡亲们都闻讯赶来,热烈地欢迎他。在天佑的带领下,乡亲们齐心协力,开始修缮石板路。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曾经破败的石板路焕然一新。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平整光滑,街道两旁种满了鲜花绿树,夜晚,灯笼高挂,整个石板路灯火辉煌,宛如一条璀璨的星河。乡亲们走在崭新的石板路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都对天佑充满了感激之情。
从此,陈天佑卖对联修石板路的故事在渡慕寨代代相传,成为了寨子里的一段佳话。
(http://www.dishug.com/book/IvC0C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