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十一月。
跨院建好之后,白家辉和潘红梅帮着白俊杰将东西都搬了过去,一家人简单吃了个暖居饭,白俊杰就算是正式乔迁了。
跨院总共五间房,家具什么都是全新的,之前白俊杰用的那套家具直接留在那边了。
这天。
林卫国过来找白俊杰,先是了解了一番项目进度,随后又勉励了白俊杰几句,随后就离开了。
顶底复吹氧气转炉的项目进度在轧钢厂的大力支持下,进度十分喜人。
要钱有钱,要材料有材料,除了缺人以外,这个项目几乎没有难点。
在轧钢厂的实验车间里,一片繁忙而紧张的氛围弥漫着。白俊杰站在车间中央,目光专注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随后,他喊来了周通,严肃地对他说:“周通,这里你先帮忙盯着点,要是遇到什么问题就等我回来处理,我现在要去一趟杨厂长那里。”
“没问题,组长!您尽管放心去吧,有我在这里盯着,肯定不会出事的。”周通信心满满地向白俊杰保证道。
听到周通如此坚定的回答,白俊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匆匆离去。
只见他从办公桌上拿起一张纸,这张纸上详细地记录了接下来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
然而,在这份清单上,有一些关键材料却是轧钢厂目前所欠缺的,而且这些材料对于整个实验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获取这些材料会比较困难。
也不知道杨厂长能不能搞定,如果不行的话,他估计得去母校找吴教授了。
毕竟作为经常研究先进设备的北平钢铁学院,吴教授的实验室里应该会有很多特种材料。
可要是连吴教授那里都没有,那估计其他地方也很难找到了,除非是科学院。
但科学院可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得到的,更别说像白俊杰这样的普通人了。
就算是吴教授,虽然有可能接触到科学院,但要想从里面拿到材料,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毕竟科学院对国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里面的任何东西都是国家的机密和宝贵财富,怎么可能轻易给别人呢?
所以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啊!
白俊杰带着清单,直接找到了林卫国,随后两人一块儿去了杨厂长办公室。
见到白俊杰二人一起来,杨厂长疑惑的问道:“你俩一起来是有啥事儿找我?”
杨厂长觉得自已已经给了白俊杰最大的支持,一般不会有事儿找自已才对。
可偏偏现在两人一块来了,那就证明事儿不小。
白俊杰上前一步,将清单放在杨厂长面前,随后开口道:“厂长,这上面是项目所需要的材料,厂里没有,材料还挺珍贵的,估计得您出马了。”
杨厂长眼里闪过一抹惊讶,‘哦’了一声后,拿起清单看了过去。
随着杨厂长看清清单上的材料,他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俊杰,没开玩笑吧?”
白俊杰点点头,“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炼钢炉建不起来。”
杨厂长眉头紧紧皱起,眉间拧出了一个川字,他揉了揉太阳穴,似乎有些头疼。
上面的材料杨厂长都知道,大部分材料都还好,不算太麻烦,只是其中有一样是保密级别很高的材料。
这个材料他知道哪里有,但不一定能拿到。
“我尽量吧。”
杨厂长叹了口气,说道:“实在不行,我就向上级汇报,让老领导帮帮忙。”
白俊杰见杨厂长这么为难,想了想开口道:“厂长,不知道我师父那边有没有,用不用我先问问?”
杨厂长抬手摆了摆,“不用多此一举,这个材料你师父那里肯定没有。”
白俊杰闻言这才点点头作罢。
连师父那里都没有,那就只能放弃了,不过他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材料拿不到,难道还不能自已做吗?
别忘了,白俊杰一直在研究材料学,而且他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并不逊于机械工程学。
虽然相同的材料可能无法使用,但更高级别的材料对白俊杰来说并非难以攻克的难题。
毕竟,现在的材料学还停留在 60年代的水平,而白俊杰却拥有超越这个时代数十年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知识。
说干就干!
白俊杰和林卫国离开杨厂长办公室后,马不停蹄地赶回了试验车间。
他们找来周通,向其详细说明了情况,并交代了一系列任务。
随后,白俊杰全身心投入到新材料的研发工作中。
接下来的日子里,白俊杰废寝忘食、日夜兼程,专注于新型材料的研制。
他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尝试各种配方和工艺,以期找到最适合的材料。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至十一月末。
历经数百次的反复试验,白俊杰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全新的材料。
这种新材料具有出色的耐高温性能和充足的韧性,经过测试后得出的数据表明,其各项指标均远超顶底复吹氧气转炉所需要的材料标准。
在白俊杰全力投入新材料研究的过程中,杨厂长也带来了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他们未能成功申请到所需的材料。
然而,白俊杰并未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杨厂长一方,他依然专注地继续着对新材料的研发工作。
终于,在今日这个值得庆贺的时刻,新材料成功问世!这无疑是白俊杰不懈努力的结晶,也是他坚定信念的体现。
(http://www.dishug.com/book/SiSvI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