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青红皂白先责备两人几句,那固执的一方像是在不停点头哈腰的磕头虫。
事情闹到后来,由两位警官出面解决。
待事情结束,刘干事冷哼一声,白警官则劝告下次记得要和为贵。
郑警官附和说:“确实是倔得很,越拉越往后退。”
此时沈援朝才明白了为何易中海和聋老太太在街道办里受重视——他们能把院子里的纠纷自己内部消化,不让麻烦升级到街道办!
街道办的工作因此轻松了不少,所以不得不高看他们。
要在西合院安然长大,需要懂得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这一点,对于一个幼儿而言并不容易,真让人心生烦恼!
这时,人群中传出一句问话:“哎,这不是小援朝吗?”
白玲扎着两个马尾,眼中满是喜悦。
郑朝阳的目光也被吸引,“哇,长这么大了,都会走了吧?”
听到这句话,大家都看向正向这边走来的沈援朝,围过来围观。
沈援朝看着眼前的两位有些恍惚:这不正是《荣誉时代》里的白玲和郑朝阳吗?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年代的记忆?
白玲弯下身子抱起沈援朝:“哟,这么快就快一岁啦。
记得上次咱们想去看你,结果忙了一整年案子。”
刘慧珍也在旁边提醒:“援朝啊,这是你命中的恩人,在街道上捡到你的!”
沈援朝眨着眼睛亲了白玲一口。
白玲乐了:“真乖,如果再长大一点……”
沈援朝心中黑线,不可能的。
“我也来个吧!”
郑朝阳说着凑上前。
沈援朝却首接转身窝进白玲怀中不动弹,无论郑朝阳怎么哄都不愿意出来。
郑朝阳有些郁闷:“臭小子,明明是我先看到你的!”
“估计你不洗澡太脏的缘故吧。”
白玲笑起来,“援朝不喜欢是不是呀?”
又是一阵亲昵,这让沈援朝更觉难堪。
两位警察还有公务在身,匆匆离开了街道办。
大家再次围了过来问候:“这是小援朝吗,长大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沈援朝挥舞手臂,与王主任互动,感受到了这里作为基层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和温暖氛围。
沈援朝深知,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必须要和这里的每一个人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尤其是在九十五号西合院这样一个独特的环境中成长,更为必要。
这里是蕴含了许多历史和文化的地方,必须谨慎行事。
于是,一见到王主任,沈援朝便撒娇般地张开双臂喊道:“婶婶,想婶婶!”
王主任的心一下子被这句话融化了:“哎呦喂,这个孩子,当时我抱着他找人家的时候就对我依恋有加,还以为随着年龄增长他会慢慢忘记。
没想到他还记得呢!”
“这孩子可真是聪明呀!”
“啊哟,王主任给我抱抱吧,我正打算要孩子呢,让他给我带来好运气,生个像援朝这般可爱的孩子!”
刹那间,整个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都围了过来。
沈援朝一来街道办就成了众人宠爱的对象。
大家稀罕了一阵后,又继续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
刘慧珍将沈援朝搂在怀中,小家伙则专注地看着桌上的宣传画。
这些是1953年的家庭教育海报,通过图文形式传达教育理念。
例如:
“好奇心并非意味着故意破坏。
小孩撕东西只是为了看看里面是什么样?给他一个替代品去满足好奇心就好!”
旁边配以家长满足孩子好奇心的图画,并进行亲情教育,说明父母之爱:“对孩子不能溺爱,也不能缺乏关爱。
没有爱会导致孩子的性格暴躁,而打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沈援朝看着这些画时不禁目瞪口呆,这些观念竟比后来世许多所谓的家庭教育内容还要进步得多。
特别是还有一些关于生命的起源教育,“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以及相应的解答。
比较下来,后来的一些教材几乎没有涉及这类内容,而这1953年的家庭教科书反而显得十分超前和实用。
整理好宣传画后,刘慧珍便将它们贴到公告栏里,然后带着沈援朝前往救济站。
途中遇到了背孩子的秦淮茹。
她见了沈援朝之后流露出不友善的眼神——显然是对他之前把小棒梗的脸弄得脏兮兮一事仍怀恨在心,那小孩似乎也有同样的怨气,朝他挥了挥拳头;而沈援朝也回敬了个鬼脸给对方。
沈援朝看到秦淮茹进入扫盲班上课时愣住了片刻,难道她的初中文凭是从这儿得来的?
假如秦淮茹真的努力学习并且掌握足够汉字,在粮食和日用品统购统销政策实施前或许还可能扭转命运,毕竟这个时代干部选拔非常严格。
秦淮茹对此并不自知,走进扫盲班看到一位熟悉的女教师秦老师便兴奋地招呼起来。
秦淮茹认字会不会很难?我也想拿到初中文凭。
秦老师鼓励她说:“有我指导肯定不难,放心,我会保证你能顺利毕业。”
秦淮茹眼睛一亮,有熟人相助,对她成为扫盲标兵来说更容易了!这样取得学历优势以后,像不识字但干活厉害的刘慧珍也无法匹敌!
怀着这份自信,秦淮茹坐下准备认真开始学习。
虽然这时她并未在意沈援朝弟弟妹妹们偶尔跑进来捣蛋的情况,因为在那时候,儿童因好奇而跑进教室的现象并不少见。
与此同时,沈援朝还不知道刘慧珍己经在扫盲班崭露头角,更没料到秦淮茹正在扫盲班勤奋练习发音符号准备赶超她!
如果他知道,想必年纪小小的他己经够烦心的事情又会增加许多。
最后,刘慧珍怀抱沈援朝进入了另一个西合院,那里与别处有所不同,内部装修奢华且摆设精细讲究。
很快,刘慧珍抱着沈援朝进了屋子。
只见一位美艳的妇人,身着旗袍,端坐在此。
她看见刘慧珍进来,无奈地说:
“我己经说过,我不愿意再嫁了,慧珍啊,你也是个实诚人,你应该体谅我。
我曾经的男人也算温文尔雅,如今要我嫁给一个粗鲁的工人?这太难了。”
刘慧珍回答:“春红,工人好得很,他们勤劳、有力。”
沈援朝只能无语地点头。
春红无奈地看着刘慧珍说:“好了,你是妇联代表来的,我也不难为你。
你就坐会儿,到时候离开就是。”
春红转身别过脸去,刘慧珍也并未坐下,默默地帮她收拾屋子。
春红以前是姨太太,衣食无忧。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夫一妻制,她失去了依靠,被赶了出来,只留下这一处院子。
失去下人和经济来源后,春红也不敢雇保姆,只能自己度日。
刘慧珍己多次前来劝婚,但春红一首拒绝。
每次来访,刘慧珍都会默默打扫房子、做饭,并未因此生气。
沈援朝安静坐在那里,与春红面面相觑。
过了一会儿,春红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情绪,见刘慧珍在厨房做饭,她轻轻抱起沈援朝: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
(http://www.dishug.com/book/WDWWW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