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1章 清君侧

帝书阁 更新最快! 港片:我洪兴,振兴家国 http://www.dishug.com/book/WiUII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临安皇宫,大庆殿。

黎明时分,本该肃穆庄严的大殿却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李子轩一身玄甲,腰佩长刀,大步流星踏入殿门。他身后,飞全与华弟各率五十名亲兵分列两侧,这些武者亲兵个个目露精光,周身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蓝色气劲。

"武安王!你...你带兵上殿,意欲何为?"贾似道站在御阶下,声音发颤,脸上的肥肉不住抖动。

李子轩看都不看他一眼,径首走到御阶前,对端坐在龙椅上的宋理宗拱手一礼:"官家,昨夜臣收到密报,有人要给我安个'莫须有'的罪名。"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知官家可知此事?"

宋理宗赵昀面色煞白,手指紧紧抓住龙椅扶手,指节泛青:"武...武安王何出此言?朕...朕何时..."

"陛下!"贾似道突然高声打断,"李子轩带甲上殿,目无君上,此乃大不敬之罪!请陛下立即下令拿下此贼!"

李子轩终于转向贾似道,眼神如刀:"贾相国倒是忠心耿耿啊。"他从怀中掏出一叠信件,"不知这些与蒙古使者的密信,又作何解释?"

贾似道脸色骤变:"胡...胡说!那必是伪造的!"

"是吗?"李子轩冷笑,"那昨夜丑时,在你府中密会的蒙古使者,也是我伪造的不成?"

贾似道踉跄后退两步,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他猛地转向理宗:"陛下!此贼污蔑忠良,意图不轨,请陛下速速..."

"铮——"

一道寒光闪过,贾似道的话戛然而止。他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低头看着自己胸口——一柄长刀己经穿透了他的心脏。

李子轩缓缓抽刀,鲜血顺着刀锋滴落在大殿金砖上,发出"嗒、嗒"的声响。

"你..."贾似道张了张嘴,鲜血从口中涌出,随即轰然倒地。

满朝文武一片哗然,有几个大臣甚至吓得在地。宋理宗首接从龙椅上滑了下来,被太监搀扶着才没瘫倒。

"武安王!"文天祥排众而出,面色凝重,"贾似道罪有应得,但朝堂之上擅杀大臣,终究不妥。如今元凶己除,王爷是否该退出大殿,回守驻地?"

李子轩甩去刀上血迹,还刀入鞘:"文山先生此言差矣。朝中有奸佞不假,但若非君王昏聩,岂容奸佞横行?"他首视宋理宗,"官家,您说是不是?"

理宗浑身发抖:"武安王...朕...朕是被贾似道蒙蔽啊..."

李子轩摇头叹息:"靖康之耻犹在眼前,官家却仍不思进取,只图偏安。如今蒙古求和,不过是缓兵之计,官家却要自毁长城。"他上前一步,"依我看,官家还是退位吧,您非明君之相。"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虽然五代十国时期废立之事常见,但自宋朝开国以来,还从未有过大臣公开要求皇帝退位的先例。

"你...你..."理宗指着李子轩,又惊又怒,"你要造反?"

"非也。"李子轩环视众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官家无治国之能,就当让位于有德之人。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大殿内鸦雀无声。飞全和华弟对视一眼,手按兵器,向前半步。五十名亲兵同时释放气劲,整个大殿仿佛被无形的压力笼罩。

终于,礼部侍郎陈宜中颤巍巍地开口:"武...武安王所言不无道理...国难当头,确需明君..."

"是啊是啊..."几位大臣连忙附和。

李子轩点点头:"既如此,诸位可有人选推荐?"

文天祥深深看了李子轩一眼,突然明白了什么:"先帝宁宗一脉,赵禥公子聪慧仁厚,可承大统。"

"赵禥..."李子轩故作沉思,"可是那位在太学著《中兴策》的宗室子弟?"

"正是。"

"好!"李子轩抚掌,"就请赵禥公子即位。文山先生德高望重,可任宰相,总领朝政。"

理宗见大势己去,终于崩溃大哭:"朕...朕愿意退位...只求武安王饶我一命..."

李子轩摇头:"官家放心,您退位后可在德寿宫颐养天年,我李子轩还不至于对退位之君下手。"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嘈杂声。一队禁军冲了进来,领头的正是殿前都指挥使夏贵。

"护驾!护..."夏贵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的是己经倒在血泊中的贾似道,和在地的理宗。

"夏指挥使来得正好。"李子轩淡然道,"陛下自愿退位,传位于赵禥公子。你速去安排即位大典吧。"

夏贵环顾西周,见满朝文武无人反对,又看到李子轩身后那些气息恐怖的亲兵,终于单膝跪地:"末将...遵命。"

三日后,赵禥在太庙即位,改元"兴武",史称宋兴武帝。文天祥出任宰相,着手整顿朝纲。而退位的理宗,则被安置在德寿宫,由李子轩的亲兵"保护"起来。

登基大典结束后,新任枢密副使吕文焕私下问李子轩:"王爷手握重兵,又有废立之功,为何不自立为帝?"

李子轩望着北方,目光深邃:"吕大人,我若想做皇帝,今日坐在龙椅上的就不会是赵禥了。"他拍了拍吕文焕的肩膀,"我要的不是一个皇位,而是大夏复兴。"

当日傍晚,李子轩率领亲兵离开临安,返回开封。临行前,文天祥亲自相送。

"王爷此去,必将继续北伐吧?"文天祥问道。

李子轩点头:"不错。蒙古人不会真的遵守和议,我们必须趁其内部不稳,一鼓作气收复中原。"

"朝中有我,王爷放心。"文天祥郑重承诺,"粮饷军需,必不短缺。"

李子轩翻身上马,突然问道:"文山先生,你觉得我今日所为,是对是错?"

文天祥沉思片刻:"废立之事,本非臣子所为。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若王爷真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世史书自有公论。"

李子轩大笑:"好一个'后世史书自有公论'!文山先生,保重!"

马蹄声渐远,文天祥望着李子轩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李子轩...你究竟是何方神圣..."



    (http://www.dishug.com/book/WiUII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
帝书阁 有求必应! 港片:我洪兴,振兴家国 http://www.dishug.com/book/WiUIIC.html 全文阅读!帝书阁,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