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6章 武者的地位

帝书阁 更新最快! 港片:我洪兴,振兴家国 http://www.dishug.com/book/WiUII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襄阳城黄药师手中捏着一本装帧简陋的小册子,封面上印着《武道基础教程(第一册)》几个大字。这是刚从华亭府运来的新书,价格低廉到连寻常农户都买得起。

"内功调息八法...少林长拳十二式...全真教入门剑诀..."黄药师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突然将书册重重拍在石桌上,"好个李子轩!这是要掘了武林各派的根啊!"

程英端着茶盘走来,见状轻声问道:"师父为何动怒?"

黄药师将书册推给她:"你自己看。"

程英快速浏览内容,惊讶地发现书中记载的竟是各派入门功夫的精华版,虽然不算高深,但足以让普通人踏入武道门槛。

"这...武安王为何要公开这些?"程英不解。

"为什么?"黄药师冷笑一声,起身走到悬崖边,海风掀起他的青袍,"为了让天下人识字,为了让天下人习武,为了打破千百年来少数人对知识和武力的垄断!"

他转身时,眼中竟带着几分钦佩:"这小子要做圣人啊...不,圣人都不敢这么想。他这是要彻底改变天下的秩序!"

程英思索片刻,突然明悟:"师父是说...当人人都能读书习武,那些靠家学渊源和门派传承维持地位的人..."

"就会跌下神坛。"黄药师接口道,"包括我们这些所谓的'五绝'。你想过没有,当随便一个农夫的儿子都能学到九阴真经的入门心法,武者的特权何在?"

程英听到师父低声呢喃:"真的要变天了..."

大理,天龙寺。

一灯大师手持念珠,面前案几上摊开着郭靖的亲笔信。窗外竹影婆娑,映得这位昔日的南帝面容忽明忽暗。

"师父。"弟子朱子柳轻声唤道,"陛下又派人来问了。"

一灯长叹一声:"告诉陛下,老衲还需静思。"

朱子柳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退了出去。他知道师父面对的是何等艰难的抉择——大理段氏立国三百余年,如今却要在他们这一代画上句号吗?

一灯起身,走到佛像前虔诚礼拜。香炉中青烟袅袅,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李子轩那双如星辰般明亮的眼睛。那个年轻人,仅用一年时间就做到了岳飞、辛弃疾等豪杰毕生未能完成的事业——驱逐胡虏,还我河山。

更可怕的是,他不仅收复了失地,还在重塑这片土地的灵魂。华亭府的新政如野火般蔓延,全民识字、全民习武、农商并重...每一项都冲击着延续千年的秩序。

"佛祖啊..."一灯低声祷告,"弟子该如何抉择?"

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朱子柳匆匆进来,手中捧着一卷画轴:"师父,华亭府送来的《大宋全舆图》。"

画轴展开,一灯瞳孔微缩。这幅地图精确得不可思议,山川河流、城池要塞无不详尽。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图上标注的势力范围——除了西南一隅的大理和吐蕃,整个华夏都己染上代表大宋的朱红色。

"郭靖率十万武者横扫漠北..."朱子柳声音发颤,"吐蕃己遣使求和,如今只剩下我们..."

一灯的目光落在大理的位置上。这个美丽的国度,面积还不及大宋的一个路。以李子轩的强势,若大理不降,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取笔墨来。"一灯突然道。

三日后,大理皇宫。

皇帝段兴智看着一灯大师的亲笔信,手微微发抖。信上只有寥寥数语:"李子轩者,百年奇才,大势己成。为苍生计,归顺为上。"

"陛下!"丞相高泰祥厉声道,"祖宗基业,岂可轻弃?我大理虽小,却有苍山洱海之险,十万带甲之士!"

武将们纷纷附和,主战之声高涨。

就在此时,殿外侍卫高声通报:"报——大宋使者到!"

一名身着华亭新式官服的年轻人大步走入,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然后取出一封盖有武安王大印的书信。

"陛下容禀,"使者声音清朗,"我王有言:大理段氏,本为汉裔,理当归汉。若肯纳土归顺,王允诺段氏永镇云南,自治如故。"

高泰祥冷笑:"好个'自治如故'!看看华亭府周边州县,哪个不是被新政蚕食殆尽?"

使者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册子:"此为《云南特赦条例》,武安王亲笔所书,有玉玺为证。大理归顺后,可保留现有制度五十年不变。"

段兴智接过细看,条例确实详尽,甚至包括段氏子孙世袭大理总管、保留天龙寺特权等条款。这样的条件,在征服者中实属罕见。

"陛下不可!"高泰祥还要再谏。

段兴智却抬手制止:"容朕...再思三日。"

当夜,大理皇宫灯火通明。段兴智独自站在观星台上,望着北方闪烁的星辰。那里,一个崭新的巨人正在崛起,而大理...不过是历史洪流中的一叶小舟。

此时洪七公拄着打狗棒,慢悠悠地晃过襄阳城,南大街新铺的青石板路。这位昔日的北丐如今换了一身干净衣裳,只在腰间挂了半个葫芦表明身份。自李子轩推行新政以来,连乞丐的日子都好过了许多——至少不必再为一口吃的拼命。

"嘿!哈!"

一阵稚嫩的呼喝声从街角传来。洪七公循声望去,只见一座挂着"襄阳第一全民武馆"牌匾的大院门前,几十个六到十来岁的孩童正排着整齐队列练习拳法。教导他们的不是想象中的白须老武师,而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统一的蓝色短打。

"下一式,少林长拳'黑虎掏心'!"年轻教习高声示范,"注意腰部发力!"

洪七公的眉毛几乎要飞出发际线。少林长拳?就这么在大街上教?他凑近围墙,发现院内还有更多学员,分不同区域练习着不同功夫——少林般若的基础式、全真教剑法的起手式、甚至还有简化版的丐帮"逍遥游"身法!

"这位老丈,可是来报名的?"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人热情迎上来,"六十岁以上免费入学,包教包会!"

洪七公的胡子抖了抖:"老...老丈我是好奇,你们这武馆,教的东西靠谱吗?"

"瞧您说的!"管事一拍大腿,"教材都是华亭武学院审定的,《武道基础教程》第一卷!武安王亲自作的序!"

说着递来一本小册子。洪七公翻开一看,差点背过气去——书中不仅详细拆解了各派入门武功,还配着精细的图画,连内力运行路线都用虚线标得清清楚楚。最后一页赫然印着定价:二十文钱。

二十文!还不够买只烧鸡!洪七公记得当年有人出价千两黄金,只为学他一招"降龙十八掌"。

"现在的小孩真幸福啊。"管事感慨,"我小时候想学武,求爷爷告奶奶都找不到门路。如今只要肯学,官府还补贴一半学费..."

洪七公恍惚地离开武馆,耳边回荡着孩童们整齐的呼喝声。转过两条街,一个熟悉的身影引起他的注意——是个老乞丐,正蹲在"襄阳纺织厂"门口晒太阳。

"老吴头!"洪七公快步上前,"你怎么在这儿?分舵的兄弟们呢?"

老乞丐抬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洪长老?您老可算回来了!"随即又黯淡下来,"哪还有什么分舵...年轻人都进厂做工去了,一天三十文钱还管饭,谁还愿意要饭啊..."

洪七公如遭雷击。丐帮...传承千年的天下第一大帮,竟要消亡在吃饱穿暖的新时代?

"就连...就连功夫..."老吴头抹着眼泪,"现在武馆里都教'降龙简易掌',虽然比不上正宗,但对付三五个地痞足够了..."

"什么?!"洪七公的打狗棒在地上戳出个深坑,"谁敢偷教降龙掌?!"

"不是偷教..."老吴头缩了缩脖子,"是华亭武学院公开的教材...听说还是官府给了丐帮补偿银子..."

洪七公只觉天旋地转。他想起前段时间第一次偷偷见到李子轩时,那年轻人说要"愿与诸位共创一个武道盛世!要让我大夏人人如龙,气吞山河如虎!"。当时他只当是少年豪言,哪想到竟是这般翻天覆地!



    (http://www.dishug.com/book/WiUII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
帝书阁 有求必应! 港片:我洪兴,振兴家国 http://www.dishug.com/book/WiUIIC.html 全文阅读!帝书阁,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