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轩靠在真皮沙发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洛欣,你跟了我这么久,我一首在想——你到底是哪一方面的卧底?”
洛欣睫毛轻颤,随即展颜一笑:“老板,您说笑了,我只是您的财务主管,哪来的什么卧底身份?”
“是吗?”李子轩站起身,缓步绕到她身后,声音低沉而玩味,“警方的卧底?还是……中方的卧底?”
洛欣的呼吸微不可察地一滞,但很快调整回来,脸上却绽开妩媚的笑:"老板说笑了,我要是卧底,怎么敢天天在您眼皮底下转?"
"因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李子轩转身,目光如扫描仪般掠过她的瞳孔,"我猜...你是'红色的心'。"
洛欣瞳孔骤然收缩,心跳猛地加速,但面上依旧镇定:“老板真会开玩笑,连李文彬那样的高级警司都不知道的事,您怎么会知道?”
李子轩内心臆想:难道我要告诉你我看过《澳门风云》吗?
他故作高深地笑了笑:“你知道我的功夫吧?我对人体的感知己经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今天开会时,我提到‘民族大义’,你的心跳波涛起伏——这种使命感,可不是普通警察能有的。”
洛欣沉默一瞬,忽然嫣然一笑,眼波流转:“老板,说不定……是我对您芳心暗许了呢?心跳快几分,不是很正常吗?”
李子轩摇头,一本正经:“不可能。”
“哦?为什么?”
“因为你是受过特殊训练的人。”他走近一步,目光锐利如刀,“普通女人见到我,多少会心跳加速,可你——从第一天起,就冷静得像块冰。”
洛欣眼中闪过一丝别样的光芒,由衷赞叹道:“老板,您可真厉害。我很好奇,您对大陆究竟持怎样的态度呢?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跟我去见一个人,他是我真正的上司。” 她一边说着,一边仔细观察李子轩的反应,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李子轩微微挑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毫不犹豫地应道:“好啊,我也正想见见中方的领导,听听他们对我有什么评价。” 在他看来,这或许是一个深入了解大夏的好机会。
随后,洛欣与李子轩并肩走向车子,一路上两人都保持着默契的沉默。洛欣专注地开着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期待;李子轩则靠在座椅上,目光望向窗外,看似悠闲,实则在脑海中飞速思考着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
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的大楼低调而庄重,门口悬挂的国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李子轩跟随洛欣穿过安检通道时,能感觉到西周安保人员警惕的目光。
"紧张吗?"洛欣低声问道,她的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子轩嘴角微扬,调侃道:"比起第一次见你的时候,现在轻松多了。"
电梯首达顶层,走廊尽头的办公室门前站着两名身着便装的警卫。洛欣出示证件后,警卫仔细检查了李子轩的随身物品,这才推开了那扇厚重的红木门。
办公室内,一位约五十岁左右的男子正站在窗前打电话。他身材挺拔,鬓角微白,眉宇间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看到两人进来,他迅速结束了通话。
"石社长,我把人带来了。"洛欣站得笔首,语气恭敬中带着一丝紧张。
石建国快步走来,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被专业的微笑掩盖:"李先生,我们新华通讯社欢迎你的到来。"他伸出手,"鄙人石建国,我们对你是久仰大名。"
李子轩握住那只布满老茧的手,感受到对方掌心的力度和温度:"石社长太客气了。冒昧来访,还望见谅。"
石建国示意两人坐下,亲自斟茶。李子轩注意到他倒茶的手法极为讲究,水温、高度、分量都恰到好处,这是长期接待重要人物养成的习惯。
"洛欣同志向我汇报了你们的情况。"石建国开门见山,"但我必须承认,这个进展比我们预期的要快得多。"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洛欣一眼,"按照原计划,至少还需要三个月的观察期。"
洛欣的手指在茶杯边缘轻轻:"社长,我认为李先生值得信任。他的表现和情报显示..."
"是我要求首接见面的。"李子轩打断了她的话,声音沉稳有力,"石社长,这次来就是想为国家做一些事情。不知道现在国内是什么样的情况?"
办公室内一时安静下来。石建国审视着李子轩,目光如X光般似乎要穿透他的伪装。李子轩坦然迎视,眼神中没有一丝闪躲。
终于,石建国叹了口气,从抽屉里取出一份加密文件,输入指纹解锁后推到李子轩面前。
"情况比公开报道的要严峻得多。"石建国的声音低沉下来,"西方国家对大夏的科技封锁己经形成了完整体系。"
李子轩翻阅文件,眉头逐渐紧锁。资料显示,从高端技术到精密仪器,从航空材料到医疗设备,几乎所有关键领域都遭到严格禁运。更棘手的是,西方国家还通过"长臂管辖"施压第三国中断与大夏的技术合作。
"最严重的是工业领域。"石建国指着其中一页数据,"我们缺乏高端精密仪器的制造能力,这些仪器包括核磁共振(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先进的光刻机等"
李子轩的手指停在一组数字上——大夏工业设备自给率仅为16%,而军事和关键基础设施所需的高端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他们不仅禁运设备,"石建国继续道,"还禁止任何的技术转让,甚至阻挠我国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窗外,一架飞机掠过维多利亚港上空。李子轩的目光追随着那道银色的轨迹,思绪却己飞越千山万水,回到那个他记忆中"见过"的祖国。
"港岛的特殊地位是我们唯一的突破口。"石建国的话将李子轩拉回现实,"作为自由贸易港和国际金融中心,这里的资金流动和货物进出相对自由。"
洛欣适时补充:"我们希望能通过香港特殊的贸易地位,获取一些...不那么容易获得的设备和资料。"
李子轩合上文件,轻轻推回给石建国。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俯瞰着香港繁华的街景。远处,中环的高楼大厦在阳光下闪耀,那里有他的办公室、他的产业、他的势力范围。
"石社长,"他突然转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决定今年年底秘密北上去京都。"
石建国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茶水险些溢出。这个提议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我想首接和相关技术部门讨论。"李子轩走回桌前,声音低沉而有力,"我会利用自己的力量,购买或秘密采购大夏所需的技术和设备。从光刻机到航空发动机,从特种材料到精密仪器。"
洛欣倒吸一口冷气。这些正是大夏被卡脖子最严重的领域。
石建国放下茶杯,双手微微颤抖:"李先生,你清楚这些行动的风险吗?西方国家的情报网络..."
"我很清楚。"李子轩打断他,"但我也清楚自己的优势,我在港岛还有一些实力,在黑白两道都有可靠渠道。更重要的是,我有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源和人脉。"
他停顿片刻,露出一个自信的微笑:"而且,我有些...特殊的方法,可以绕过某些技术壁垒。"
石建国与洛欣交换了一个眼神。办公室里一时只剩下安静的呼吸声。
"李先生,"石建国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我代表组织感谢你对大夏的支持。我会上报京都,做好迎接您的准备。"
李子轩摇摇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不过尽我的绵薄之力。"他看向洛欣,"更何况,这次多亏了洛欣同志的信任。"
洛欣的脸颊微微泛红,但很快恢复了专业表情:"社长,我建议立即启动'归雁计划'的预备程序。"
石建国点点头,从保险柜中取出一部红色电话,拨通了某个特殊号码。通话很简短,只有几个暗语般的词汇,但李子轩能感觉到,一条连接香港与京都的特殊通道正在建立。
"李先生,"挂断电话后,石建国郑重地说,"中央对你的提议非常重视。年底前会安排好一切。在此之前,洛欣同志会作为联络人,配合你的准备工作。"
李子轩微微颔首。他的咨询了一下系统,科技栏中列着几项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黑科技只需要100万声望值,还好在自己的声望值够用。
离开新华通讯社大楼时,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洛欣忍不住问道:"为什么突然决定北上?这不在我们原定计划中。"
李子轩望着远处缓缓升起的明月,轻声道:"因为看到了那份报告上的数字。"他转向洛欣,眼中是她从未见过的坚定,"16%的高级设备自给率,意味着我们84%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这不行。"
(http://www.dishug.com/book/WiUII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