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1章 伍子胥奔吴

帝书阁 更新最快!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楚灵王难以置信,这就是他的结局?

对于这个结局,楚康王虽感觉意外,但还是忍不住嘲讽道:“活该!”

〔公子比虽然自立为楚王,但参与政变的可不止他一人,公子黑肱和公子弃疾同样也是政变的参与者,而这其中,公子弃疾的势力无疑最强。〕

〔公子比和公子黑肱毕竟是刚刚流亡回国,支持者很少,而公子弃疾这些年却一直掌握大权,又有陈蔡两地的民众支持,势力明显比他们大的多。由于双方实力的不对等,几乎无法压制,所以公子比跟公子黑肱就很慌,不知道该怎么办。〕

〔然而,就在你们束手无策的时候,公子弃疾行动了。他先是利用国人对楚灵王的恐惧引发骚动,然后又派人欺骗公子比和公子黑肱,说公子弃疾已经叛变,而楚灵王也即将杀回郢都。这下他们更慌了,于是只能自杀。公子弃疾得知消息,立马入城,随后自立为王,史称楚平王。〕

公子比本来还特兴奋,结果下一秒就直接呆愣在了。

距离他政变上位这才多久?自已怎么就自杀了?连国君的位置都没坐热,就被人赶下了台,这世上还有比他更悲催的君主吗?

公子比很难受,如果没有最开始的成功,那他或许还不会觉得什么,但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只能用一个词表达,乐极生悲!

正在逃跑途中的公子弃疾顿时惊了,他居然自立为王了?

所以,这时候的他还该不该继续跑呢?

〔楚平王即位以后,为笼络人心,又恢复了陈、蔡两国。当然,这时候的陈、蔡两国与以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陈国、蔡国:???

〔公子比死后被葬于訾,所以他也称楚訾敖。解决了这个威胁,但楚平王还是不太放心,毕竟,楚灵王如今是死是活他也不知道,派人寻找也一直没有消息,直到三年后,申亥主动自首,楚灵王的尸体这才被找到,以王礼下葬后,楚平王这才彻底安下心来。〕

楚灵王嗤之以鼻,真是废物!

〔即位之初,楚平王还是干了点实事的,比如,他采取息兵安民的宽仁政策,对外停止战争,结好邻国,对内减轻国民赋税,施惠于百姓。总之,在这一系列有效政策的实施下,楚国也逐渐从混乱的朝政中稳定下来,重新回到了正轨。〕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楚平王也并非是什么贤明之君,如今所做的无非伪装而已。〕

〔楚平王上位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卸磨杀驴,也就是杀功臣。毕竟有前车之鉴,所以楚平王非常忌惮那些手握大权的重臣。斗成然是斗氏的领袖,在推翻楚訾敖的过程中立了大功,因此被任命为令尹。〕

〔如果仅仅只是一个令尹,楚平王自然不会太过忌惮,可如果再加上斗氏这个极具权势的家族,那这就不能容忍了。于是第二年,楚平王借口斗成然与养氏勾结,以“贪得无厌”为由,将其处死,同时又灭了养氏全族。改立斗成然儿子为斗氏族长之后,斗氏自此一蹶不振。〕

斗成然懵了,自已为他卖命,结果就落得这样一个结局?

楚王,楚平王!这就是你的手段吗?真狠、真无情啊!

养氏:???

楚平王有些不满,为了稳固自已的地位,他这么做有什么错?

〔彻底掌控朝政之后,楚平王任命伍奢为太子太师、宠臣费无极为太子少师。为了获得太子建的信任,因此两人有过好几次明争暗斗,但最终伍奢取得了最终胜利,而费无极却由此怀恨在心。〕

〔公元前527年,为与秦国结好,楚平王为太子建聘娶秦哀公的长妹孟嬴。孟嬴姿容绝艳,费无极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就突然起了心思,认为这是讨好楚平王的一个机会。于是,在将孟嬴接到楚国后,费无极就急忙前去劝说楚平王将孟嬴据为已有。楚平王本就是极为好色之人,如今被费无极一阵挑拨,自然心痒难耐,旋即也不顾什么道德,直接同意了。〕

〔将孟嬴偷偷纳为自已的姬妾后,楚平王又来了一招偷梁换柱,将孟嬴的婢女推出去嫁给了太子建。一年后,孟嬴生儿子熊轸,而这时的太子建也早已知晓了来龙去脉。〕

太子建:费无极!!!

孟嬴:???

秦哀公:不是吧?你个老匹夫居然还对我妹妹下手?你真恶心,呸!这次别想再求婚了,我不同意!嗯……话说回来,为什么我的谥号是“哀”?

楚平王无语至极,我这明显也是被挑拨的好吧?这一切都是那个费无极的错,跟本王可没有任何关系!

楚庄王扶额,他总觉得这未来楚国的局势非常不妙啊!

〔费无极担心太子建报复,于是撺掇楚平王将太子建调离郢都,镇守边疆。自从抢了儿子的妻子之后,楚平王其实也担心太子建会报复自已,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一纸调令,直接将太子建调离了权力中心。但没过多久,费无极又诬陷太子建谋反,楚平王相当配合,令大臣司马奋扬前去诛杀太子建。〕

〔司马奋扬并不想执行这个命令,于是出发之前,先一步将消息传达给了太子建。太子建得知消息,立马逃到了宋国。〕

〔楚平王怒不可遏,打算杀掉伍奢以解心头之恨。就在这时,费无极说话了,他对楚平王提议道:“伍奢有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这两人都非常有才干,如果不将其除掉,日后必有后患。”楚平王同意,当即命伍尚和伍员前来郢都,若不来,立斩其父。〕

〔伍尚为人仁厚,虽然明知此去必死无疑,但性格使然,为救父亲,他不得不去。伍员为人性格刚烈,且能忍辱负重成就大事。伍员明白如果两人都去郢都,那结局肯定只会是全家屠尽,为了有机会回来报仇,于是两兄弟决定,一人前往郢都,一人则逃往他国,寻机复仇!〕

〔伍尚跟随使者前往郢都后,最终,伍奢与伍尚皆被处死。伍员在逃亡途中得知消息,悲伤欲绝的他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复仇之路。〕

伍奢感叹:“被逼至这一步,看来这未来的楚国君臣又要饱受战争之苦了!”

对于自已儿子的性格和能力,他自然非常清楚,可正因为此,他才有如此担忧神色!

至于自已的生死,他却反而并未怎么在乎!

伍子胥双拳紧握,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尔等必将用血来偿还!

楚平王冷冷看着天幕,他倒是想知道,区区丧家之犬,如何撼动他楚王的威势?

〔伍员,字子胥,所以也称伍子胥。伍子胥逃离楚国后,在前往宋国的路上碰到了好友申包胥。申包胥明白伍子胥的打算,于是对他说:“你能亡楚,我就能救楚;你能让楚国陷于危难,我就能让楚国转危为安。”伍子胥深深看了申包胥一眼,随后拱手告别,直奔宋国!〕

申包胥摇头苦笑:“身为楚国臣子,又怎能弃国家于危难而不顾呢?”

〔伍子胥的逃亡之路并不怎么顺利,刚来到宋国,结果宋国爆发内乱,于是只能与太子建前往郑国。本来到了郑国之后,生活还算不错,但为了寻求晋国做靠山,所以太子建就来到了晋国。〕

〔此时的晋国国君是晋平公的孙子,晋顷公。晋顷公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居然忽悠太子建做内应,想要灭掉郑国,还表示事成之后,就把郑国封给他!太子建心动了,回去就准备伺机而动。但很不幸,还没来得及行动,他就被人给告发了,最终,太子建被杀,而伍子胥则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逃离了郑国。〕

太子建忍不住给了自已一个耳光,他怎么就这么受不住诱惑呢?真是自寻死路!

伍子胥没话说,辅佐这样的人,他估计一辈子都可能没有复仇的希望!

郑国:好阴险的晋国,小人做派!恶心!

晋平公皱眉,这才多少年,怎么就到他孙子了?他儿子呢?

〔太子建死后,伍子胥明白,中原已无他立足之处。既然如此,那他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前往吴国。在伍子胥看来,自已毕竟是楚国的叛臣,而吴国又是楚国的死对头,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吴国应该会收留自已。〕

〔打定主意,伍子胥带着公子胜直奔吴国而去。从郑国到吴国,其途径必须要经过楚国,而楚国与吴国交界的地方,就是昭关。〕

〔毕竟是敌对两国的交界口,此处必然有重兵把守,再加上楚平王也曾下令抓捕伍子胥,所以过昭关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而是十分惊险。〕

〔按《吴越春秋》的说法,伍子胥千辛万苦到了昭关之后,原本想要蒙混过去,可结果却被发现了。守关的将领要抓他,伍子胥赶紧说:“上面之所以要抓我,是因为我有颗美丽的珍珠,但现在我把它弄丢了,如果你把我抓回去,那我就说珍珠被你吞了。”守关将领一思考,有道理,犯不着为了抓一个人从而丢了自已小命,于是就放伍子胥过去了。〕

楚平王惊了,你们就这样把他放过去了?

本王要你们何用?楚平王有些发狂了!

〔过了昭关以后,结果立马有追兵赶来,眼看就要追上,等跑到江边的时候,一位老渔夫用船将他们载到了江对面。伍子胥解下佩剑,说此剑价值百金,想借此感谢救命之恩。老渔夫没有接受,他淡淡说:“楚王有令,得伍子胥者,赐粟米五万石,封大夫。”伍子胥瞬间愣在原地,最后只能万分拜谢。〕

〔两人一路颠沛流离,还没走到吴都,伍子胥就病了,此时他们早已穷困潦倒,只能一路乞讨到了泓上。在这里,伍子胥终于见到了吴国的大将公子光,而他的命运也将自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
帝书阁 有求必应!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全文阅读!帝书阁,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