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公有些失望,没想到自已以小宗取代大宗后,结果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很是郁闷,因为按天幕所说,今年就是公元前678年,若如此的话,那他接下来的时间显然不多了!
晋文侯脸色极其难看,目光死死盯着自已的弟弟成师,咬牙道:“本侯倒是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种野心!真是小看你了啊!”
成师虽然紧张,但还是强硬地说道:“我后来之所以有如此野心,不还是兄长放纵的结果吗?权势这东西,如果掌握了太多,哪怕自已没有野心,最后也会被逼的走向那一步,形势所趋,这怎么能说全是我的过错呢?”
晋文侯顿时气笑了,说:“照你这么说,那这一切莫非都是我的过错?因为我的放纵所以助长了你的野心?最后你还迫不得已了?行啊你,明明始终是自已居心不轨,结果却想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你真把本侯当傻子糊弄了?”
成师还想嘴硬说些什么,但晋文侯显然没有再给他机会,冷冷道:“你未来犯下的过错,本侯自会找你算账,但在那之前,本侯也想看看你的后代究竟能将晋国带到何等地步,如果结局不甚满意,那么你也别想再有未来了。以死谢罪,才是你最终的归宿!”
闻言,成师不禁松了口气,以他对自已兄长的了解,若真想杀了自已,那根本就犯不着如此对待!
当然,虽说这一时算是保住了命,但如果自已的后代真的不堪重用,将晋国带入了深渊,那么他最后的结局恐怕也只能以死谢罪了!
〔晋献公上台之后,担心晋国宗室有样学样地打国君位子的主意,于是开始清除公族,并重用外人。没有公室掣肘,晋献公踌躇满志,开始为晋国开疆拓土。〕
〔晋国与虢国关系不好,双方之间的矛盾在“曲沃代翼”时就已经结下。晋献公即位后,开始清除国内公族,但在这过程中,一些幸存的公子却逃亡到了虢国,并受到庇护。这让晋献公就很不爽,再加上对方的地理位置对晋国的发展有很大战略作用,所以灭虢,势在必行!〕
〔不过,由于虢国与周王室关系密切,晋国若想讨伐虢国则势必冒犯天子,这在当时,肯定是会引起众怒的,所以大夫士蒍建议,不如等他们发生内乱了再打。晋献公觉得有道理,于是同意!〕
虢国:好家伙,你们晋国真阴险!
晋国内部的宗亲公族们脸色很不好看,没想到看个天幕,结果却得知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都被清理了?
这晋献公还真是手段狠辣啊!不行,他们要反抗,绝不能坐以待毙!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见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大夫荀息的建议下,用良马和宝石贿赂虞国国君,然后借道挥师南下,攻取了虢国重镇下阳城。〕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又一次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虞国国君正准备同意,结果虞国大夫宫之奇就忍不了了,当即劝谏说,晋献公野心极大,且虢国与虞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等他灭亡了虢国,那么虞国肯定也会步入后尘。虞公不听,执意借道!〕
〔同年八月,晋军再次借道虞国,南下攻打虢国都城上阳城。上阳城位于黄河南岸,这里不仅把控着晋国南下的通道,也扼守着从关中到洛阳的崤函古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而晋献公势在必得。〕
〔晋国经过晋献公十多年的执政,国力已经十分强大,虢国抵挡不住,同年十二月,上阳城破,虢国灭亡。〕
〔晋军灭亡虢国后,并没有班师回朝,而是在虞国的地盘上休整军队。虞公见此,顿感不妙,瞬间便明白自已这是引狼入室了,想反抗,但很可惜,他已经没机会了。晋军趁势展开袭击,俘虏了虞国国君和虞国大夫百里奚。自此,虞国灭亡。〕
虢国国君既愤怒又无语,晋国想灭虢国的心思他虽然明白,也没想过两国最终会和好,走到这一步是迟早的事。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忍受虞公的愚蠢,让这种没脑子的人做国君,简直就是两国的灾难!
虞公脸色涨红,似是不敢相信自已的结局竟会如此。
憋了半天这才狠狠说道:“这晋国狼子野心,当真可恨至极!”
大臣面面相觑,彼此皆都相顾无言!
这种事,由于实在太过丢脸,他们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任由虞公无能狂怒!
晋献公冷笑,真以为自已的谋划只是浮于表面?不仅虢国我要,就连你虞国那自然也不可能放过!
强吞弱,乃是大势所趋,为了晋国的未来发展,你们的命运早已注定!
秦穆公眉头紧皱,崤函古道可是秦国东进的重要战略要道,结果却被晋国给封死了。这老小子,当真会算计!
〔虢国和虞国是晋献公灭掉的众多诸侯国中的两个。晋献公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在他执政期间,晋国开疆辟土,灭赤狄,伐骊戎,又先后伐灭霍、魏、耿等诸侯国,史称其为“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国从此一跃成为了当时的一流强国。〕
晋献公满意的笑了,能得天幕这般评价,他已经无憾了!
〔当然,晋国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同一时间,西垂之地的秦国也逐渐强盛起来,为此,当两国不断发展并壮大时,不可避免的就发生了冲突。〕
〔晋献公自恃实力强大,数次入侵秦国。秦国常年与戎狄厮杀,因而他们也并不是什么软柿子,面对晋国的进攻,他们自然不会退缩,直接反击。最终两国在河阳地区发生了战争,结果秦胜晋败!〕
〔晋国虽败,但实力依旧强大,秦国仍然处于被压制的情况,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而且,长期对峙对任何一方也都没什么好处。〕
〔秦穆公即位后,为了缓和与晋国的关系,便决定与晋国联姻。晋献公本来也在考虑与秦国和解一事,结果却得知了对方的联姻请求,大喜之余,很快就同意了这门亲事。他让使者告诉秦君:“秦、晋联姻通好,这是两国共同的心愿啊!”秦晋之好,由此而来!〕
秦穆公无语,这不过权宜之计,难道你还当真了不成?
晋献公轻笑,一切都是算计而已,不过在当时,或许联姻也确实对双方都有好处,这样看来,倒也不全是算计,各取所需而已!
〔秦晋联姻缓和了双方之间的关系,晋献公算是解决了一个麻烦。不过很快,由于晋献公晚年的一系列操作,致使晋国内部爆发的一场大动乱,即将来袭。〕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