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6章 王子带之乱

帝书阁 更新最快!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晋文公淡淡一笑,天幕说的没错,属于他的时代,开始了!

“流亡十九年,自已这一生的经历可真是不容易啊!”

刚感叹完,他又接着道:“不过这最后,自已的理想终究还有实现的可能,总的来说,倒也没多少遗憾了!”

秦穆公后知后觉,这重耳似乎天幕之前就提到过,而且还评价他为齐桓公之后的中原霸主!

自已居然亲手将一个中原霸主扶持上位了?那对方还可能受自已摆布?

秦穆公越想越心惊,他总觉得这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啊!

可恶,未来的那个自已肯定是被对方的人畜无害给骗了!

不然自已英明一世,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晋文公以极快的速度夺得了晋国君位,晋怀公见大势已去,果断跑路,但终究难逃一死,最终在高粱被晋文公派人杀死!〕

〔从坐上君位到坐稳君位,这之间肯定要经历一番政治波动!吕省和郤芮是晋惠公的两个支持者,以他们俩为首的旧势力对于晋文公的上位肯定既恐惧又不甘心,为避免提前遭到清算,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准备在宫里放火,然后趁乱将晋文公杀死!〕

〔此次谋划十分隐秘,只有很少人知道,但好巧不巧,当初刺杀晋文公的杀手勃鞮却也知晓此事!他们以为这哥们刺杀了晋文公两次,就觉得此人十分信任,但殊不知,就在他们将勃鞮拉入阵营的时候,就已经宣告了计划失败!〕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或许就是当时勃鞮的想法。他觉得,与其跟你们一起送死,倒不如借此机会将功赎罪,所以,他直接选择了告发!〕

吕省和郤芮两人没绷住,我们这么信任你,结果你就是这样报答的?

勃鞮挺起胸膛,不屑道:“对君主忠心不二才是我的作风,又岂能与你们同流合污而坏了名声?”

晋文公无语,说的这么大义凛然,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你是什么忠臣呢!

〔事情败露后,吕省和郤芮自知此地不宜久留,打算远走高飞,结果这时秦穆公却传来消息,让他们去投奔秦国。这算好消息吗?不知道,但已经处于慌乱中的他们也没多少时间思考,既然有人邀请,那他们还能怎么办?只能前往秦国!秦穆公并没有那么好心,等他们刚跑到黄河岸边就被埋伏的秦军抓住,然后杀死!〕

〔叛乱自此平定。当然,有过如此经历之后,秦穆公担心自已好不容易扶持上来的晋文公再次遭遇不测,于是直接安排了三千甲士在他身边做长期护卫。这下,晋国国内的反动势力再也不敢有任何动作了!〕

秦穆公感觉头很疼,这未来之事似乎愈发往自已无法掌控的方向越走越远了!

晋文公感叹:“这秦穆公,好人啊!若没有他的帮助,别说稳定国内局势了,自已能否顺利继位都是个问题!”

晋惠公很生气,这一个个的怎么都这么会算计?

晋怀公很是郁闷,自已就这么草率的退出历史舞台了?

〔将国内局势稳定之后,晋文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封赏功臣。对于功劳高的直接给封邑,功劳低的则给爵位,而这些年跟随自已四处流亡的大臣们,也大多获得了丰厚赏赐!〕

〔不过,这其中让人意外的是,就连勃鞮都获得了丰厚赏赐。毕竟是刺杀自已两次的人,晋文公却还能给予对方很高的赏赐,这无不说明他心胸之宽广。当然,也有人怀疑这勃鞮其实一直都是文公的手下,只不过被派到敌人那里当卧底而已,不然为什么文公遇到他的时候总是有惊无险呢?〕

勃鞮一时愣在原地,这种事他怎么不知道?可恶,到底是谁在污蔑自已对君主的忠心?

大殿内众大臣皆以古怪眼神在勃鞮与晋文公身上来回扫视,那种求知欲心切的模样,让晋文公看的直摇头!

这些人就不会用脑子想一想吗?这种事怎么可能,一切都只是巧合而已!

如果不是,那只能说明,我被天意眷顾了!虽然不怎么确信,但反正不可能如天幕说的那样,自已会费尽心思安排一个卧底在敌人身边!

〔哈哈,没证据的事就不乱猜了。说回赏赐,关于跟随流亡的那些大臣们,晋文公在进行三轮赏赐之后,还有两人没有轮到!一个是壶叔,另一个是介子推!〕

〔壶叔很不满,于是找晋文公的属臣打探消息。属臣问晋文公为什么三轮赏赐之后,仍旧没有赏赐壶叔呢?晋文公回答说:“用仁义教导我,提升我德行的给予上等赏赐;以才能辅佐我,并助我成就功业的给予次等赏赐;那些冲锋陷阵,有汗马之劳的人则给予下等赏赐。而像壶叔这种仅出力,对我的功业没有什么帮助的人,只能在三轮封赏之后才会轮到他!”〕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晋文公的赏赐标准,就是“先赏德,次赏才,再赏功”。当时的国人听了之后,都很服气,于是也就没人来自讨没趣了!〕

壶叔很羞愧,这种事怎么就被天幕给暴露出来了呢?

这下,连带着众人的眼神都看他不对劲了,这瞬间就让他有种想钻地洞的感觉!

〔最后就是介子推!晋文公之所以还没有赏赐他,一是因为按照赏赐标准,介子推的功劳几乎很难定性,毕竟,就“割股侍君”这种事你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按标准评判!〕

〔二是因为,在晋文公回国即位后不久,他人就隐居起来了,你压根就找不到人,这还怎么赏赐?〕

〔至于介子推为什么会这么做,简单来说,他就是羞于与众人为伍!当初晋文公渡黄河回国即位时,就曾与狐偃约定,自已必定会善待他们这些功臣。〕

〔介子推当时听了之后,觉得这些人很不要脸,公子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就是天意,跟他们又有多大的关系呢?而且,作为臣下,辅佐君主实现理想,这不是应该的吗?怎么能借此索取赏赐呢?因为不想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于是就选择隐居了起来。〕

狐偃脸色涨红,这介子推怎么能这样说自已?

论功行赏这不是应该的吗?他何错之有?

殿内众大臣同样觉得不满,你自已清高,但也别要求别人跟你一样啊!

晋文公很苦恼,对于介子推这种性格极其固执的人,他实在是没有任何办法,

到最后,他也只能无奈叹气,终究是自已辜负了这等忠心之人啊!

〔总之,因为这种种原因,所以给予介子推的赏赐一直没有下来。不过,既然你没赏,那肯定就有人不服,于是一首嘲讽晋文公卸磨杀驴的诗就在城门口流传了起来!晋文公得知后有些挂不住脸,只得命人赶紧把介子推找来,说自已要以功臣的标准赏赐他!〕

〔介子推这种人,你真不能按一般人的想法去揣测他,他特别清高,且有一种极度的精神洁癖,晋文公越是要赏赐他,他就越要躲起来!〕

〔当然,即便如此,介子推的行踪还是被找到了,他带着自已的老母亲躲进了绵山里面。〕

〔晋文公派出大量人员前往绵山搜寻,可许久之后仍未找到,这下晋文公就有些急了,毕竟自已刚即位,国内还有很多事都需要他去处理,怎能把时间都耗在这?或许是察觉到了此时晋文公的心态,于是就有下人提议道:“要不放火烧山吧?毕竟,就算为了自已母亲,那肯定也是会被逼出来的!”〕

〔晋文公没有办法,又或许是太过心急,所以想也没想就同意了这个提议,于是派人三面放火,大火烧了几天几夜才停,但即便如此,介子推依旧没有出来!之后再派人前去寻找时,这才发现介子推已经跟他母亲相拥在一棵柳树下被烧死了!他真的即便死都不受封赏!〕

介子推神情变了变,但很快就把眼中那抹沉痛忧伤掩盖了起来!

晋文公重重叹气,有些事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么他再如何后悔也终归无济于事了!

殿内众人皆沉默不语,说实话,就介子推这种极端行为,他们还真做不出来,太强了,对于这种人,他们只能仰视!

〔晋文公很后悔,但已经迟了,只能下令厚葬他们母子二人,并把绵山改为介山,以记录自已的过错。之后又带回一截烧焦的柳枝,做成木屐放到身边,以做思念!〕

〔据说“寒食节”就是此次之后,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忌日严禁生火而流传下来的!〕

万朝的一些百姓瞬间恍然,原来“寒食节”是这么来的啊!

但同时也有些百姓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毕竟,流传广了,即便是他们这些底层人也能聊的头头是道!

〔好了,说回正题!晋文公借秦国之力稳定局势后,他开始颁布政策,稳定晋国内政。当然,还没等他的政策有所成效,周王室又发生动乱了!并且,还向晋国传来了告急文书!〕

〔这次的剧情跟当年的王子颓之乱差不多,不过主角从周惠王换成了他的儿子周襄王。闹事的是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也称叔带。〕

〔王子带从小就受父亲宠爱,当初周惠王本来想废掉太子,改立他为继承人的,但最后却被齐桓公他们给强行挡了回去,王子郑也在众诸侯的鼎力支持下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周襄王!〕

〔王位没了,这让王子带就很生气,所以,他要报复!于是,就在公元前649年,王子带勾结附近的戎狄几次对成周洛邑发起突然袭击,由于周王室力量的不足,以至于还被他们毁坏了城门,一番劫掠而去!之后还是秦穆公跟晋惠公联手才最终平定了此次叛乱。〕

周襄王有些难绷,怎么又轮到他遭难了?

西周的天子们已经非常的无所谓了,这样的周王室还是干脆毁灭吧!太丢脸了!完全没意义啊!

〔王子带虽然嚣张,但第二年就被周襄王率兵打的落荒而逃,直接跑到齐国躲藏了起来!齐桓公这时的年龄也已经很大了,可能是老糊涂了,他竟然收留了这个叛国贼,给了他喘息的机会。〕

齐桓公皱眉,自已晚年的时候究竟干了多少糊涂事啊?

〔公元前638年,周襄王或许是觉得王子带出奔诸侯国,有损王室颜面,再加上这么多年过去了,心中的怨恨也消了许多,所以又跟王子带和好了,并将他召回了成周洛邑!然而,对于周襄王的好意,王子带却并不领情,回到洛邑后,他竟然在私底下与王后隗氏勾搭上了,把王宫直接给变成了淫窝。〕

〔周襄王得知后暴跳如雷,当场就废掉了王后隗氏,并要拿王子带问罪。王后隗氏是狄人之女,周襄王这一举动无疑得罪了狄人。公元前636年,王子带又趁机联络狄人攻入成周,周襄王不敌,直接开溜,然而狄人却不打算放过他,紧追不舍!〕

〔这下,洛阳一带是不能待了,没办法,周襄王只能逃到郑国避难,并遣使向秦、晋求救!〕

〔天子有难,这可是“尊王”的好机会啊!秦穆公很兴奋,又有机会能插手中原了,所以,他没有犹豫,亲率军队就准备赶往救援!〕

秦穆公乐了,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好事!

他秦国难道就要自此称霸中原了?

晋文公轻笑:“这次还真是抱歉了!”

周襄王面色扭曲,咬牙说出三个好字之后,一脚就把面前的桌子踹飞了出去!

〔晋文公经过深思熟虑,再加上狐偃等人认为,争夺霸权最好的方式就是“尊王”,周王与晋国同姓,如果晋国不抢先护送天子回国,就无法号令天下。晋文公同意,然后就把秦军给挡住了,独自勤王。〕

〔晋国兵分两路,一路去郑国接应周襄王,一路去温邑攻打王子带。晋军的强大压根就不是王子带能抵挡的,温邑很快就被攻破,王子带被俘。公元前635年四月,周襄王在晋文公的拥护下重登王位,自此,王子带之乱平定!〕

〔重新复位之后的周襄王对王子带可谓恨之入骨,直接处死!然后把阳樊、温、攒茅、原四座城邑赐给了晋文公。虽然这些城邑并不受天子控制,但自此之后,这些城邑就都归晋国管辖了!〕

〔此次勤王之功,使得晋国南部的疆域又大幅扩张,地理优势更加巨大,并彻底把秦国挡在了崤山以西。而且,此次事件之后,晋文公在众诸侯中的声望大大提升,距离称霸中原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秦穆公傻眼了,但瞬间就感觉怒火翻腾,这晋文公还真是好算计啊!可恶!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
帝书阁 有求必应!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全文阅读!帝书阁,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