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5章 庄王即位

帝书阁 更新最快!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对此,赵盾表示无所谓,作为卿大夫,既然能达到他如今地位,其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赵衰赞叹:“看人倒是挺准,可惜了!”

说着,他又一次看向狐偃。

谁知狐偃充耳不闻,压根就懒得搭理他。

〔赵盾上台两年,便逐步清理了一大批反对他的势力,开始总揽大权。当然,在他彻底掌控晋国朝政之前,外部爆发的严峻挑战却是接连冲击而来。〕

〔之前秦晋爆发的令狐之战,让秦康公莫名吃了个哑巴亏,他越想越气,所以第二年就攻占了晋国的武城,以此雪恨。〕

〔晋国最开始并没有反击,因为这时候的赵盾除了要整顿内部局势之外,还面临着一个最大对手,那就是楚国。〕

〔楚穆王虽弑父上位,但称霸野心比之其父却丝毫不差,甚至犹有过之。公元前618年,楚穆王趁晋国现状混乱,发兵北上,位于晋、楚之间的郑国首当其冲。〕

郑庄公很火大,他郑国还真成软柿子了啊!谁来都可以捏一下,简直欺人太甚!

难道就因为地理位置太好的缘故,所以你们一个个都把这里当后花园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在春秋时期,所谓欲称霸中原,必先得郑。当齐、楚争霸时,郑为齐、楚所争。晋、秦争霸时,郑又为晋、秦所争,而今晋、楚争霸时,郑国依旧为晋、楚所争。〕

〔据初步统计,郑国在春秋时即遭受战争约80余次,为众诸侯国中遭难最重者,是名副其实的兵家必争之地。〕

郑国历代国君:“……”

人麻了,干脆毁灭吧!

郑穆公就很难绷,得,这次又是他遭难了!

〔楚军来势迅猛,郑国无法抵挡,直接被对方俘虏了公子坚、公子尨、乐耳这三位重要将领。面对如此情形,那还打什么?投降吧!于是郑国只能被迫与楚国订立盟约。这一次,楚穆王满载而归。〕

〔本来郑国是有派人去向晋国求援的,但赵盾那时正忙着清除异已,所以没空搭理。等楚军撤退之后,赵盾这才率领晋、宋、卫、许四国联军姗姗来迟。〕

〔郑穆公仰天长叹,但这时候却不能跟联军翻脸,于是只能又跟联军订立盟约,表示自已可没有背叛中原,你们千万别冤枉好人。〕

〔赵盾此举本来就是故意的,此时晋国内部还没有被他彻底掌控,赵氏的地位也未真正稳固。如果真的跟楚国干起来,国内难免不出问题,所以千万要避开楚军;但郑国又必须得救,否则等于公开放弃霸权,所以才出现了四国联军“迟到”的情况。〕

郑穆公脱口骂道:“这赵盾,还真是阴险!”

赵盾无奈,这种事他也没办法不是?两害取其轻,我只能这样做。

〔虽然赵盾意为保全自身,但这却忽略了其中关键影响。晋国身为诸侯霸主,结果却如此放任楚国北侵中原,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晋国的声望,也会使得众诸侯逐渐对晋国失去希望,从而选择攀附楚国。而这样一来,你晋国到最后还算什么霸主?谁又能真正服你?〕

晋文公叹气,晋国的霸业就这样结束了?

狐偃看向赵衰,嘲讽道:“你这儿子似乎也没想象中那么能成事啊?他的所谓才能难道只是服务于夺权上位不成?”

赵衰无言以对,索性不搭理他!

赵盾很受伤,唉,这种事他虽然早有预料,且想象的比天幕还严重,但事在人为,他不可能去做那种极其冒险的事!

〔晋国的消极态度无疑给了楚穆王一个信息,那就是此时的晋国根本没有底气跟楚国硬抗。既然如此,那他就可以大展拳脚的进攻中原了。〕

〔楚军刚离开郑国,很快又转身回来攻打陈国,并占领了陈国的壶丘(今河南新蔡)。同年秋天,楚穆王又命息公子朱率军从东夷包围陈国,准备来个两面夹击。但可能是被欺负的太狠了,陈国拼死抵抗,结果竟以小博大,战胜了楚军。〕

〔此战虽胜,但考虑到楚国依旧强势,且晋国无法救援的情况下,陈国瞬间看清局势,随后就与楚国订盟求和了,过程毫不拖泥带水。〕

〔楚穆王此番大胜而归,直接将当年城濮之战所遭受的颓势一扫而空,并再次有了争霸中原的资本和底气。〕

楚穆王脸上的得意无法掩饰,称霸中原指日可待!

赵盾突然头疼,他没想到这楚国还真是够折腾的啊!

这才几个月就接连征服了郑、陈两国?若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那下一次的中原霸主不就是你楚国了?

不行,自已得赶紧想办法制止一下对方的扩张趋势才行。

不然,晋国霸业只会岌岌可危!

〔公元前617年,楚穆王本想再接再厉,但这时的楚国内部却爆发了若敖氏之乱。〕

〔当然,若敖氏之乱指的是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总称。楚穆王这次被称之为斗宜申之乱。〕

〔若敖氏在楚国的地位极高。西周末年、春秋初期,楚国有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国君:楚若敖。他是开山鼻祖似的人物,据说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带领楚人艰难地开创基业,所以后世的楚人对他非常敬仰。他的小儿子斗伯比就以他的谥号“若敖”为氏,这就是若敖氏的由来。〕

〔斗伯比在楚武王时期担任令尹,令尹是楚国最高的官职。斗伯比跟随楚武王东征西讨,立下了很多功劳。从那时候起,若敖氏家族就一直把持楚国国政,尤其是带兵打仗的任务,几乎完全由他们主导,他们家族的兴盛伴随着楚国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从楚武王到楚庄王的五任国君时期,楚国的十一个令尹,有八个出自于若敖氏家族,足可见其地位之强盛。〕

在楚穆王犀利的目光注视下,斗宜申已经在瑟瑟发抖了。

这天杀的天幕,为何要在此时陷害老夫?

〔时间来到楚成王执政后期,若敖氏家族此时已尾大不掉,成为楚国的权力毒瘤。毕竟,斗子玉连楚成王的命令都敢置之不理,这还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出来的?而楚穆王之所以能篡位成功,这其中也肯定少不了若敖氏的推波助澜。〕

〔斗宜申又叫子西,是一名老将,城濮之战时就是主力指挥官之一。城濮之战楚国大败,他和子玉都被勒令自杀谢罪。但楚成王随后就反悔了,派使者去赦免他们。使者迟了一步,子玉已经自尽身亡;子西上吊的时候绳子断了,正好使者来到,这才侥幸活了下来。〕

子玉差点没绷住,这是什么道理?

〔公元前617年,斗宜申与与仲归谋划杀害楚穆王,虽不知什么原因,但猜测可能是楚王与若敖氏家族矛盾激化的表现。因保密不严,两人最终事情败露,被楚穆王杀死。〕

〔这次失败的谋反虽然并没有给穆王造成多大损失,但却让楚王跟若敖氏家族的关系更加微妙了。〕

楚穆王冷笑:“呵,原来还有一个。”

仲归直接吓瘫在地,浑身颤抖不停!

若敖氏众人皆脸色铁青,这天幕真是多事!

〔镇压完内部反叛以后,穆王再度腾出手来收拾中原那些小国,这次他的目标是宋国。同年秋,楚穆王与陈共公、郑穆公在息县会盟,商讨伐宋之事。冬天,三位国君再加上蔡庄侯,一起驻兵厥貉,准备攻宋。〕

〔宋昭公一见这架势,顿时被吓坏了,也没理会原本的老大哥晋国,马不停蹄,立即冲向楚国阵营,并坚定表示,我宋国愿意归附楚国,从此“鞍前马后”。〕

〔随着楚穆王的强势出击,陈、郑、蔡、宋全部倒向楚国,至此,晋国的霸业基本被瓦解。〕

晋襄公时期。

晋襄公隐隐有怒火自心中升腾而起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就这样被瓦解了?

见晋襄公这副难看的神情,赵盾很头疼,自已保不齐又要遭殃了,要不,还是赶紧跑路吧?

楚庄王莫名笑了,属于自已的时代也终于要到来了。

〔厥貉会盟时,以楚穆王为首的多国联军到孟诸去打猎。在参与会盟的诸多小国中,有一个麇国国君,大概是被楚国欺压的太狠,无法忍受,所以中途就跑路了。〕

〔楚穆王就很生气,于是转身就派兵向麇国问罪,并在防渚(今湖北房县)大败麇军,兵锋直指麇国都城,麇国归服。〕

〔公元前615年,群舒(包括舒国、舒庸、舒蓼、舒鸠等国)反叛,楚穆王派兵镇压,俘虏舒国国君、宗国国君,进而攻打巢国,将势力扩张至江淮地区。〕

〔楚穆王在位期间,北服郑、宋、陈、蔡,西灭麇国,东征群舒,以横扫八荒的气势,奠定了楚国的战略优势。然而,就在楚穆王雄心勃勃正要继续北上与晋国决战之际,他的生命却已经走到了尽头。〕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逝世,其子熊侣即位,史称楚庄王。楚国称霸的时代,来了!〕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
帝书阁 有求必应!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全文阅读!帝书阁,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