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2章 吴越之地

帝书阁 更新最快!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楚庄王神情很是恍惚,他耗尽一生建立起来的春秋霸业就这样走向衰落了?

他心中压抑着怒火,咬牙问道:“你们就是这样治理楚国的?”

闻言,公子婴齐和公子侧就很懵,那种事他们现在怎么知道?你这么问不是为难人吗?

可怒火犹在眼前,他们又不能以沉默对待。

公子婴齐说:“可能是天幕胡说的也……”

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公子侧大声打断道:“这晋国所谓的霸权复兴也只是第一步而已,万一后面我们楚国又重新振作起来,夺回霸权了呢?”

“而且,那时候本就是国丧期间,晋国不讲武德,擅自出击,这自然就打了楚国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此事并不能完全怪罪我们!”

楚庄王冷笑:“那照你这么说,就是寡人的错了?不应该在那时候死是吧?”

公子侧有些傻眼,不是,他怎么就把这话引到这方面来了?

还想狡辩,结果却见楚庄王朝他狠狠一瞪,顿时就吓得不敢说话了。

“哼,寡人倒要看看在这之后你们又有何作为。”

一声冷哼,直接将他们二人震的宛如鹌鹑,低头不敢言语。

〔鞌之战后,楚国或许是最亏的那个,当然,这其实也是活该,毕竟,你们明明要求联齐制晋,结果最后却放了鸽子,妥妥的卖队友行为。〕

〔失去齐国这个盟友,楚国自然很不痛快,为找回威信,鞌之战后不久,起兵就把鲁、卫两国揍了一顿,强逼着他们签订了盟约。〕

〔同年,蜀地会盟期间,受邀而来的诸侯国虽然有十一个,看起来似乎声势浩大,但仔细一观察,却会发现来参加盟会的只是一群大夫或卿士,含金量明显很低,因而此次会盟也被鲁国人戏称为“匮盟”。当然,这也有可能是鲁国刚被揍过,很不服气,所以才有如此评价!〕

鲁国:“……”

天幕这是什么意思?他们难道有说错吗?毕竟,以往哪次会盟不是各国君主亲自参加的?

〔当然,这在期间,楚国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而且,受此事件影响,不仅使得晋楚争霸的走向发生了改变,甚至于差点就让楚国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起因便是巫臣叛楚。巫臣跑到郑国与夏姬团聚之后,他深刻明白郑国无法给他们带来庇护,于是便打算投奔齐国,可还没出发,齐国战败的消息却已经传来。巫臣觉得,自已怎么能去战败的国家呢?所以还是去晋国吧!〕

齐顷公冷哼,谁稀罕你来啊?竟然敢看不起齐国,给你脸了是吧?

〔晋景公对于从楚国叛逃来的巫臣非常欢迎,于是很快就封巫臣为邢邑大夫,并予以重用。〕

〔巫臣叛逃,这对楚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特别是对公子婴齐和公子侧而言。要知道,早之前因为巫臣曾阻止楚庄王将申、封地封给公子婴齐,致使公子婴齐怀恨在心,由此结下了仇,而公子侧呢?原本自已看上的女人不仅被巫臣给阻挠了,甚至还横刀夺爱,这个仇必须得报。〕

〔所以,他们两人其实很早就想致巫臣于死地,只是在等一个机会而已,结果没曾想,就在他们打算动手之时,巫臣却已经脚底抹油,溜了,并逃到了晋国,而且更可恨的是,这家伙居然还被重用了?这能忍?〕

“叛楚归晋?”

公子婴齐和公子侧皆目光死死看向不远处的巫臣。

那眼神,怎么说呢,确实够威慑人的!

巫臣非常无语,你们能不能别用这种眼神看自已好吗?

要知道,天幕所说的这些事,他可都还没来得及做啊!

所以,你们的反应又何必这般激动?简直服了!

〔仇人未死,且依旧逍遥自在,这让公子侧就很不爽,于是他建议楚共王贿赂晋国,让对方不要重用巫臣。〕

〔楚共王没有同意,他认为,如果巫臣对晋国有用,即便给对方送去重礼,难道晋国就会听你的?如果巫臣对晋国没用,就算你不送礼,晋国也不会重用他。〕

〔虽然有道理,但公子侧肯定不甘心,于是两人合谋将巫臣的族人全部屠杀,甚至连襄老的儿子都没放过。〕

巫臣人傻了,同时心中竟莫名有股怒火猛然升腾!

“你们,还真是下手够狠的啊!”

巫臣通红着眼,咬牙说道!

公子倒是被巫臣这副模样给莫名惊诧了一下,但很快他便反应过来,冷冷道!

“说什么呢?我们现如今可没做这种事,而且,既然未来你能干出叛逃楚国这种事来,就应该早就能想到这个结局的,所以,你有什么好痛恨我们的?”

“最关键的是,既然是你自已做出的决定,那不就说明当时的你就已经将他们都给抛弃了?所以,真正置他们于死地的应该是你才对!”

好一番诡辩,但巫臣听后却顿时一愣,难道真是自已抛弃了族人不成?

这瞬间,他突然有些失神,心中升腾的怒火瞬间一滞,而其本人也直接呆愣在了原地。

黑:???

可恶,这跟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滥杀无辜?

〔当噩耗传来,巫臣悲痛欲绝,他写信给两人说:“我会让你们疲于奔命而死!”〕

〔这下,双方关系彻底恶化,而楚国也准备承受这接下来的疯狂报复吧!〕

楚庄王神情冷峻,其周身散发的恐怖气势更是惊的群臣无一人敢靠近。

〔说回晋国,鞌之战过后,晋国信心大增,向外扩张势力的同时,又重新与楚国开启了霸主争夺战。而这样一来,那些夹在他们之间的中原各国显然就悲催了。〕

〔当然,依旧是熟悉的套路,从争夺郑国开始。恰好在这段时期,郑国与许国因为土地问题闹了矛盾,许国跟郑国都是楚国的小弟,按理来说,这种事应该楚国来管,但晋国却表示他也要插上一手。〕

〔这时候的晋国正卿是栾书,他借口替许国打抱不平为由,起兵讨伐郑国,毕竟是郑国抢人家的土地,于情于理,揍他都没什么毛病。楚国就很看不惯,多管闲事是吧?当即派公子侧率兵救援郑国。〕

〔晋、楚两军又开始对峙起来,场面非常熟悉。晋国支持的是许国,为避免许国投靠晋国,所以楚共王就有意偏袒许国,不仅令郑国归还土地,还让郑悼公把自已的儿子扣在楚国当人质。〕

〔对于这个结果,郑悼公就很气,拉偏架是吧?行,那我走,于是转身就归附了晋国。〕

楚庄王没话说,自已这儿子的手段还是太嫩了点,跟那些老狐狸压根没法比。

郑襄公纳闷,自已什么时候没的?

郤克很费解,明明他还那么年轻,怎么正卿就换人了?难道在这短短几年,自已遭受了什么变故不成?

〔郑国归附,栾书大喜。同年冬天,晋景公邀请齐、宋、卫、郑等八个国君在虫牢结盟。这一次诸侯会盟无疑是对楚国霸权的挑衅,楚国无法忍受,起兵攻打郑国。〕

〔栾书闻讯,立即赶赴救援。见晋军到来,公子婴齐果断避战,撤兵回国。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怎么可能就这么回去?于是转身进攻蔡国。〕

〔之前就说过,蔡国的位置相当于楚国的家门口,这下退无可退了,楚国只能应战。可这时晋军却避而不战,回国途中,顺手把楚国的附属国沈国揍了一顿,并活捉了沈国国君。〕

〔既然吃了亏就得报复回去,第二年,楚国再次攻打郑国,晋国毫不含糊,率领九国联军在郑国城下大败楚军。联军气势不减,横扫蔡国之后,直接杀进楚国本土,楚军眼看抵挡不住,这时栾书却见好就收,撤兵回国。〕

〔此战对于楚国而言,无疑非常耻辱,对他们的自信心更是造成了严重打击。楚国霸权自此迅速衰落。〕

〔当然,楚国的麻烦这还没完,公元前584年,巫臣终于发难,他向晋景公献上了联吴制楚的计策。此计甚妙,晋景公没理由拒绝,于是命巫臣出使吴国。〕

“吴国?”

楚庄王突然神情微变,目光扫过天幕那东南一角,仅瞬间他就感觉到了不妙!

若这吴国真打算与晋国联合,那楚国可就危险了。不过,既然都到了这一步,那楚国是不是同样可以拉拢一下越国呢?

想到这,楚庄王的目光也随之放到了地图左下角,那里就是越国所在。

〔吴国的始祖是太伯,之前就简单介绍过,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后来继承了古公亶父的事业,其子昌便是西周王朝的奠基者,也就是周文王。〕

〔太伯和仲雍二人见父亲铁了心要立季历,没办法,为避免出现夺位之争,他们二人只能远奔至江南蛮荒之地,并按当地习俗“断发文身”后,从此定居下来。〕

〔兄弟二人建立了一个国家,称“句吴”。太伯无子,死后传位给仲雍。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后,派人寻访两位叔伯爷爷的后人,这时的吴国首领是周章,于是周武王便封其为诸侯,吴国正式建国。〕

〔当然,毕竟这是人家一手建立的国家,跟西周也没多大关系,所以周武王又封周章之弟虞仲为诸侯,建立虞国。当年晋献公“假途灭虢”时吞并的就是这个虞国。〕

正在田里忙碌耕作的太伯抬头看向天幕,惊了,这怎么还跟他扯上关系了?

仲雍笑道:“没想到咱俩即便走了这么远,历史却依旧记住了我们。”

太伯摆摆手,说:“管他呢,如今农事要紧,几百年后那些子孙后代的事就让他们自已操心去,我们不用搭理。”

“行吧!”

仲雍无奈,随即也低头利索的忙起了农事。

古公亶父轻轻点头,看来他们这是成功了。

〔由于吴国地理位置遥远,且偏安一隅,所以很少与中原有什么接触,在中原各国杀的天昏地暗的时候,吴国却非常平静的度过了五百年岁月。〕

〔直到公元前586年,寿梦即位后,吴国的命运这才开始转变。即位第二年,寿梦前往洛邑朝见周简王。这是吴国建国以来第一次觐见周天子,毕竟是认祖归宗,周简王很高兴,赐予他特别礼遇。〕

〔这次朝见让寿梦感受颇深,沿途他走访了很多国家,可谓大长见识。当得知中原诸侯并起,相继称霸时,回国后他竟也升起了问鼎中原的野心。〕

楚庄王冷哼,有意思!他倒要看看这吴国究竟能给他楚国带来何等祸患。

〔公元前584年,寿梦派兵北渡长江,攻打淮北的郯国。郯国不敌,求和。这是吴国第一次北进中原,初露锋芒。〕

〔这年秋天,巫臣来了。当得知晋国派使者前来,寿梦高兴坏了,特别是知晓巫臣的来意时,他瞬间就感觉馅饼砸在了头上,这感觉太美妙了。他热情接待巫臣,一番寒暄之后,双方很快就签订了盟约。〕

〔吴军的实力相比于晋国肯定差了很远,但没关系,此次巫臣前来,晋景公还特意派来了三十辆战车和一批经验丰富的将领。在巫臣等人的帮助下,吴国的实力开始突飞猛进。〕

〔可以说,经过晋国这一系列毫无保留的援助,不过几年,吴国就已迅速崛起,并逐渐有了争霸中原的资格。〕

寿梦兴奋了,吴国崛起,称霸中原,那种场景光是想想都觉得热血沸腾。所以,这巫臣怎么还不来?他有些等不及了。

晋景公总觉得哪里不对,争霸中原?那不是凭空给自已拉出来一个对手吗?

这吴国到底该不该援助?不管了,反正如今楚国威胁最大,所以必须联吴制楚!

楚庄王下巴,要不趁这个时候攻打吴国?

不对,应该拉拢越国用以牵制吴国才是上策。

打定主意,楚庄王很快就将此命令传达下去。

〔吴国崛起之后,开始频繁侵扰楚国疆土。公元前584年,晋国率领九国联军迎战楚国时,吴国则趁机发动突袭,为避免腹背受敌,楚国只能派遣公子侧率军回防,可等楚军一来,吴国就撤;楚军一走,吴军又来。如此反复,公子侧一年之内七次往来奔波,不堪其扰。〕

〔两线作战无疑就是灾难。不过,既然晋国能想到利用吴国牵制楚国,那楚国自然也想到利用越国牵制吴国。〕

〔越国身处化外之地,其国君以姒为姓,据传是大禹的后人,夏少康时期,为延续禹王陵的守护和祭祀,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称“禹越”,这就是越国的开始。〕

〔越国相比吴国更加偏远,经济也更加落后,一直被看作蛮夷之邦。但最终,因晋、楚两国的战略需要,在他们的支持下,原本地处蛮荒且文明非常落后的吴、越两国,从此命运改变,纷纷崛起并走上了历史舞台。〕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
帝书阁 有求必应!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全文阅读!帝书阁,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