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这怎么可能?”
齐庄公脸色难看,虽说挑起他国内乱确实不地道,但这种事又不止自已一个人做过,怎么就他遭报应了?这还有没有天理?
齐灵公冷笑,天幕说的没错,也该轮到你这逆子遭报应了!
……
说实话,从这一路看下来,齐桓公就感觉很不得劲,为什么他齐国就没有出现一位能复兴霸业的君主?
而反观晋国,却能将霸业维持近百年,彼此都是大国,怎么就齐国这么拉胯?双方继承人之间的差距真有那么大吗?
不对,晋国的强大,除了跟继承人的能力强弱有关之外,最关键的或许就是那所谓的“三军六卿制”
齐桓公想了想,但最终还是叹了口气,毕竟这种制度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自已给玩崩了,太危险了!
〔齐庄公是靠崔杼扶立上台的,所以两人的关系最开始还算不错,但到了后来,当齐庄公对崔杼的妻子棠姜一见钟情,并与之私通后,两人的关系便逐渐有了变化。〕
〔被人戴绿帽,崔杼当然愤恨不已。而且此后,齐庄公更是频频出入崔府,还拿崔杼的帽子赏赐给别人。就这种耻辱,一般人还真没法忍受,所以崔杼便起了杀心,决定报复!〕
〔但齐庄公毕竟是国君,即便自已权势极盛,可弑君这种事,那肯定得找准时机,然后才能一击致命。〕
“崔杼!原来是你!”齐庄公咬牙道!
〔公元前548年,莒国国君来访,崔杼觉得,机会来了。齐庄公亲自接待了对方,但崔杼却谎称身体不适,所以没去。齐庄公以为崔杼真的病了,于是第二天借口探病为由,前往崔府私会棠姜。〕
〔陷阱早已布好,就等你来了。齐庄公并未察觉有什么问题,在进入室内之后,许久不见棠姜到来,于是拍着柱子唱歌,想把棠姜引来。〕
〔结果棠姜没引来,反倒是将一群披甲武士给引了过来。面对一群气势汹汹的武士,齐庄公慌了,连忙逃窜到高台,并直呼自已可是国君,你们怎敢?但这些人压根就不管你是谁,迅速围拢过来。〕
〔到了此时,即便齐庄公不停求饶,但依旧无法动摇他们的意志,为了活命,齐庄公只能翻墙逃窜,但不幸被一箭射落,众人一哄而上,当场砍死!〕
崔杼早已察觉不妙,一个箭步直往殿外狂奔而去,速度之快,简直超乎众人想象。
齐庄公先是一惊,但下一刻却猛然回过神来,怒吼道:“来人,将崔杼这个弑君者给寡人抓住,别让他跑了,不然拿你们是问!”
就在群臣陷入慌乱之际,一大批侍卫赶忙冲了出去!
〔齐庄公已死,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于是崔杼在临淄城内展开大屠杀,将所有依附庄公的大臣全部处死。当然,在这其中,著名大臣晏婴却活了下来,崔杼认为,此人民心所望,放了他,可以得民心。〕
〔得不得民心不知道,但崔杼弑君这件事显然确凿无疑。齐国太史在竹简上刻下一行字:“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崔杼看到之后,就很生气,命令道:“将这段记载改为国君因身患疟疾而死!”太史摇头,不听!崔杼大怒,拔剑将其杀死。太史的弟弟继任之后,继续写道:“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是一剑。再之后,太史的另一个弟弟又站了出来,接着写道:“崔杼弑其君!”崔杼已经杀疯了,直接三杀!〕
〔当然,还没结束!太史的第三个弟弟又接着写道:“崔杼弑其君!”可能是被这一家子的视死如归给震慑到了,这次崔杼终于没再动手。〕
〔说实话,其实崔杼真没必要如此,春秋时期弑君者何其之多,可谓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干嘛这么在意?而且,即便将太史一家都给杀光了,南史氏也能继续将你弑君之事如实记录下来,总结来说,这就是白费功夫,甚至还因此落得了一个滥杀的恶名!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太史将此事记载为“庄公失德,崔杼弑之。”不知崔杼能否接受?〕
〔虽然有些瑕疵,但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春秋时期的史官还是很受人尊敬的。为了记录真实的历史,他们明知必死,却依然执简以往,这种精神确实难能可贵!〕
看着天幕,太史忽然觉得,神女说的那句评语或许更能反应出真实的历史。
作为史官,自已终究还是太主观了吗?
赵盾不满看向董狐,说道:“你看,这才是真正的弑君者,你身为史官应该秉笔直书,而非记载不真实的历史从而误导后人!”
董狐思考,然后说道:“事件的前因后果我自然会将其补充,但你弑君者的身份却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逃脱得了的!我说的!”
赵盾拳头紧握,这瞬间他很想给面前这个老头邦邦一拳!
做人做事,怎么能这么固执?人情世故什么的,你究竟懂不懂?
齐庄公就很不满,明明自已才是受害者,怎么这天幕似乎还有意偏向崔杼?凭什么?
〔弑君以后,崔杼和庆封共同拥立齐庄公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齐景公。自此之后,两人开始大权独揽,其中崔杼任右相,庆封任左相。〕
〔庆封也是这场弑君案的幕后策划者之一,他爹就是庆克,当年齐灵公在位时,其母声孟子耐不住寂寞就跟庆克搞在了一起。庆克是齐桓公的后代,论辈分,庆克还是声孟子的叔父。〕
齐庄公满脸愤恨,原来还有一条漏网之鱼。
〔毕竟同穿一条裤子,所以两人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但崔杼万万不会想到,他的这位好哥们会亲自从背后捅他一刀。〕
〔齐庄公被杀两年后,为了能独掌大权,齐封在卢蒲嫳的建议下,几乎灭了崔杼全族,崔杼也在绝望中上吊自杀。〕
〔卢蒲嫳的哥哥名叫卢蒲癸,是齐庄公的宠臣,为了替庄公报仇,借庆封的手灭掉崔杼全族,这只是第一步,而接下来,就该轮到庆封了。〕
庆封傻眼了?所以,自已被人当刀子用了?
崔杼只觉无比愤恨,我拿你当兄弟,结果你灭我全族?该死!真的该死!
“卢蒲嫳、卢蒲癸?这两人居然还能为寡人蓄谋报仇?不错不错,这样的忠臣才是寡人最不能亏待的啊!赏,必须有赏!”
这下,齐庄公的心里终于感觉有那么点舒畅了!
〔大权独揽之后,庆封就开始享乐起来。卢蒲嫳的妻子貌美如花,然后就被庆封给看上了。卢蒲嫳虽然被戴了绿帽,但依旧曲意逢迎,以此麻痹庆封,获取信任。〕
〔公元前545年,齐景公和庆封的儿子庆舍带领朝廷百官在太庙里举行秋祭,机会来了。卢蒲嫳联合栾、高、陈、鲍四家将庆氏一族尽数屠灭,庆封由于外出打猎,所以逃过一劫。不过,当得知庆氏发生变故之后,庆封直接带兵杀回临淄,并一路杀进城内,攻打齐景公的宫室,但最终无功而返,只能撤退。〕
〔庆封带领剩余庆氏族人投奔鲁国,但很快齐国就派使者质问鲁国。鲁襄公不敢收留,于是庆封等人只能逃往吴国。吴王余祭似乎挺欣赏庆封,不仅赏赐他大量财物,还让他作为封疆大吏镇守边疆。就这样,庆封又开始在吴国的朱方过起了位高权重的生活。〕
被人灭族虽然让庆封充满怒火,但自已这最后的结局却还是让他自得不已!
看吧,即便我离开了齐国,仍然有人能欣赏我的才华,并给予我高官厚禄的生活!
你们怎么比?还想报复?简直痴心妄想!
〔不过,恶有恶报,作为一个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命运显然还没有放过他!公元前538年,楚灵王率军讨伐吴国,并顺势打下朱方。楚灵王堪称春秋第一暴君,杀人更是毫不眨眼,直接将庆封一族都给屠了,庆氏自此灭族。〕
〔当然,这场连环凶杀案还没有结束。当年卢蒲嫳为了挑拨庆封与齐国栾氏和高氏之间的关系,就曾替庆封说过,这些人都是禽兽,自已可以随便睡在他们的皮毛上。〕
〔然后,卢蒲嫳就被报复了。他先是被放逐到齐国北部边疆,然后在公元前539年,又被驱逐到了燕国。嗯……燕国!这都多少年了,终于出场了!〕
〔从齐庄公被杀,到卢蒲嫳被驱逐到燕国,前后持续了16年,这场连环凶杀案终于画上了句号。〕
齐桓公都看呆了,他以为齐庄公被杀后就已经结束了,没想到那居然仅仅只是开始!
齐国内部爆发如此接连不断的动乱,这对整个国家而言,难道不是一场灾难?
齐桓公是真的为后代的无能感到颓废不已!曾经强大的齐国,难道就只能永远的走向衰落了吗?
燕国:“……”
庆封人麻了,自已在前面狂奔,结果却还是被命运给抓住了脖子。善恶到头终有报,难道这就是真理?
齐庄公更开心了,哈哈,这都是报应啊!看你们以后还敢不敢弑君?不对,寡人这次可不会再给你们机会了。
〔庆封逃到吴国显然并非是什么明智之举,在这些年里,楚国与吴国之间的战争日趋频繁,虽然楚国在楚康王的带领下,胜多败少,但长久且持续不断的战争却还是给楚国的国力带来了重大损耗。〕
〔而除了吴国,晋国也是楚国的头号大敌,两线作战,这对楚康王而言,无疑就是灾难,他无法消灭这其中任何一方,而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迟早会将楚国彻底拖入深渊。〕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楚国只能再次捡起“弭兵会盟”这块老招牌。〕
见此一幕,楚庄王虽然略有不满,但他也明白,对当时的楚国而言,“弭兵”或许已经是最无奈的选择了。
从春秋早期一直强盛了百年的楚国,到了此时,终于要落寞了吗?楚庄王仰天,心中忍不住感慨!
楚康王松了口气,终于要结束了!
〔“弭兵”,其实不仅楚国有这个想法,晋国同样也有。晋国自从栾氏之乱后,整个国家都仿佛失去了向外扩张的锐气,六卿之间同仇敌忾的气氛早已不在,留下来的只有死气沉沉,大家都已经不想折腾了,躺平的想法也逐渐充斥在了他们脑海。〕
〔这时候的晋国正卿是赵武。公元前547年春,秦景公有意和谈,于是派胞弟公子针出使晋国,赵武抓住机会,立即与秦国进行了友好洽谈。最终,秦、晋两国结束了八十多年的恩怨,自此一百多年再无兵戈。〕
秦穆公无奈,八十多年的恩恩怨怨,难道就这样结束了?
赵武轻叹一口气,这绵延了上百年的战争,也该到结束的时候了。
〔解决了秦国,那接下来就是楚国了。晋、楚是敌国,很难互通消息,于是就需要一个中间人从中撮合,宋国又一次担任了这个角色。〕
〔当年第一次“弭兵”之所以被称作“华元弭兵”,正是因为华元牵桥搭线的缘故。宋国大夫向戌在两国的期许下,最终完成了华元没有完成的任务。〕
〔公元前546年七月,在晋、楚两国的主导下,中原各国的国君和卿大夫齐聚宋国商丘。到了歃血时,晋、楚两国突然有了争执,都在为谁第一个歃血而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晋国退了一步,让楚国先歃血,但在盟书上却把晋国写在了第一位。自此,第二次“弭兵会盟”就这样在吵吵闹闹中艰难完成了。〕
〔协议的基本内容就是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不再争夺霸主之位;除了齐秦两个大国以外,其他所有国家共同尊奉晋楚两个霸主,贡赋也平均交给两个霸主。〕
〔这次“弭兵”也将比第一次更加深入人心,因为,这是几乎所有中原国家共同的心愿。〕
晋悼公缓缓闭上了眼睛,诸侯称霸的时代,或许要永远的结束了!
〔“二次弭兵”之后,晋楚争霸从此成为历史,中原大地迎来了一段长期的和平。那么接下来,我们便要将目光放到另一个方向,在那里,春秋时代最后一场争霸赛,即将拉开序幕!〕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