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4章 弭兵会盟

帝书阁 更新最快!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赵盾很愤怒,强盛一时的赵氏家族就这么没了?

虽然最后还有血脉延续,但这跟覆灭了有什么区别?难道仅凭一个赵武还能使赵氏翻身不成?

……

赵衰拧眉,没想到这最后居然会是当年那个被自已扶养长大的韩厥帮了赵氏一把,这可真是一恩还一恩啊!

……

赵朔带人闯进赵婴三兄弟住处,他眸光冷冽,将视线扫过众人,无丝毫感情道:“你们可还有什么话说?”

赵婴见状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毕竟这种事,自已身为长辈,他是真不知该怎么开口。

难道辩解此事还尚未发生,所以跟自已无关?这不扯淡吗?谁能接受得了这种羞辱?即便还未发生。

赵同跟赵括兄弟俩早已被赵氏灭族那一幕吓得不轻,此时浑身发抖,目光呆滞,对于赵朔的到来更是仿未察觉。

见此情形,赵朔无话可说,当即下令将这三人全都带走,然后前往宫里面见晋景公,赵氏族灭这种事他必须要想办法将其尽快遏制在摇篮里。

〔可能是因为做了亏心事,所以晚年的晋景公一直心神不宁。公元前581年,这时的晋景公已经身染重疾,因而经常做噩梦。有一次,晋景公梦见一个长发及地的厉鬼前来找他报仇,许是太过惊恐,晋景公当场就被吓醒了。〕

〔事后,晋景公觉得非常害怕,于是唤来朝中巫师进行占卜。巫师占卜过后,所言与梦中别无二致,晋景公更加害怕了,问:“那会怎样?”巫师深思熟虑,然后才委婉说道:“国君可能吃不到今年新收的麦子了。”〕

还别说,就天幕展示出的那厉鬼形象,此时的晋景公或许已然能与晚年的自已感同身受了,确实太过恐怖了点。

虽然身染重疾而死并非完全能够接受,但不知为何,他冥冥之中总有种感觉,自已的死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不久,晋景公的病情愈发严重,派人从秦国寻到名医后,一番诊断,名医说:“您所患疾病,存在于膏盲之间,这里既不能针灸,药力也无法到达,我实在无能为力了。”〕

〔面对这个结果,晋景公还没有绝望,既然医学没用,那就只能试试玄学了。巫师曾说自已吃不到今年新收的麦子,可如果预言破了呢?那是不是就代表着自已命不该绝?〕

〔六月初六,麦子成熟了,晋景公命厨师做好后,当即就召来巫师,说:“你这占卜根本就不准,要你何用?”随后就把巫师给杀了。〕

〔不过乐极生悲,晋景公都还没吃上一口,结果肚子发胀,没忍住,直奔茅坑,然后就悲剧了。晋景公一不小心,直接掉进了粪坑,死了!不得不说,就这窝囊死法,哪怕在历史上所有的君主里面,晋景公都能名列前茅。〕

晋景公人傻了,不是,怎么会这样?这是一种什么死法?他简直闻所未闻!

不好,这种事肯定已经传遍天下了,完了,他感觉已经没脸见人了,这瞬间,晋景公只觉头皮发麻!

晋国历代先君:“……”

各诸侯国:抱歉,没忍住,笑了!哈哈哈哈……!

楚庄王虽然很想笑,但为了保持君主的威严,他最终还是忍住了。

晋国诸位卿士面面相觑,脸上神情各异,一时间竟都沉默了下去。

……

赵朔刚走在半路,突然就停下了脚步,脑中快速思考,所以,在这种时候,自已究竟还该不该前去拜见晋景公呢?

算了,还是等下次吧!今日不宜出行!

〔晋景公在晋国历史上算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只是这死法实在太过稀奇且窝囊,以至于其功绩不仅被完全忽略,反而还因为此事,结果平白给后世增加了许多笑谈。〕

晋景公差点没绷住,你听听这都什么话?太耻辱了!

〔晋景公死后,其子寿曼即位,是为晋厉公。赵氏衰落,受益最大的无疑是栾书,但毕竟栾氏根基尚浅,无法做到真正掌控朝政。而且这时候的晋国已从原本的六卿扩展到了十二卿,面对如此势力众多的情况,晋国内部的复杂局势完全就可以想象了。晋厉公上位后,虽然各大卿士家族联合执政,表面上一片和谐,但暗地里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

〔既然内部无法齐心,那这晋楚争霸还有继续下去的可能?而且,自从赵氏被众公卿家族联合绞杀之后,为避免重蹈覆辙,大家都变得极其低调起来,以自保为主,几乎失去了向外扩张的心思,更不用说继续与楚国硬碰硬了,谈和的想法也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在晋国内部达成共识。〕

〔而楚国呢?其实他们也跟晋国有差不多的想法。时至今日,晋、楚两国为了争霸,彼此征伐长达五十余年,天下诸侯都被卷入其中。春秋乱世,一堆小国夹在中间,简直饱受折磨,苦不堪言,特别是宋、郑两国,那更是早已精疲力竭,压根就不想打了。〕

〔最终,在晋、楚共同意愿下,公元前579年,两国在宋国的西门达成盟约,史称“宋西门之盟”,也称“华元弭兵”。盟约内容大致为,晋楚之间从此不再兴兵,共同进退。如果一方遭到攻击,另一方则必须出兵相救。两国以后和平往来,道路畅通,贸易无阻。〕

楚庄王眉头微挑,这就结束了?有意思,他倒是要看看这盟约到底能坚持多久!

秦朝,秦始皇突然就觉得不怎么美好了,因为在这之后,秦国的悲剧马上就要来了!

秦穆公眼皮跳了跳,他怎么感觉有种不好的预感?

不应该啊,他们晋楚罢兵言和这跟秦国有什么关系?

总不会他们转头就来攻打秦国了吧?

〔弭兵之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晋、楚半个世纪的争战,压根就不是区区一次盟会就能轻易解决的。〕

〔当然,在盟约被撕毁之前,晋国与秦国之间的矛盾先一步爆发了。〕

〔公元前580年,晋厉公刚上位就打算与秦国签订和谈协议,于是双方约定在令狐会盟。令狐位于黄河东部,是晋国的地盘,秦桓公觉得有诈,所以没敢去,只到了黄河岸边就停下了。〕

〔秦桓公派秦国大夫史颗到黄河东岸与晋厉公会盟,晋厉公则派郤犫到黄河西岸与秦桓公会盟。两国国君分别跟对方的大夫签订盟约,这在春秋历史上也着实非常奇葩了。这次会盟也称“令狐会盟”〕

秦穆公虽然觉得这确实有点丢脸,但他多少也还能理解,毕竟被晋国坑了那么多次,怎么可能不事事防备?万事谨慎一点总是好的,没毛病!

楚庄王冷哼,对于盟约被撕毁,他是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晋楚争霸可还远远没有结束!”

〔相比于“弭兵会盟”,“令狐会盟”的持续时间显然更为短暂,晋国刚结束与楚国的纷争,结果这时白狄却忽然攻打了过来。〕

〔自从赤狄被晋景公彻底消灭之后,白狄就成为了晋国西北方向的主要威胁。这次白狄入侵,晋国并没有耗费多大功夫,很轻松就击败了白狄,事后一查,结果却发现这幕后起因居然是秦国挑唆的!〕

〔一计不成那就再来二计,于是秦桓公便在暗地里挑唆楚国去攻打晋国。刚签订盟约你就想让我毁约?你这人坏的很,楚国没听,顺便还将这个消息告知了晋国。〕

〔晋厉公直接就炸了,好你个秦国,没想到背地里居然是这样的小人,于是宣布与秦国断交,并且派吕相到秦国去,当众宣读了那篇极其著名的《绝秦文》。〕

〔此文洋洋洒洒近千字,被称为“古今第一颠倒黑白文”,把秦国的三代祖宗都骂了一遍。秦国人听了那都是义愤填膺,踏马的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就你文采好是吧?不过,或许也正因为文采太好,以至于即便被骂的这么狠,但秦人却依旧爱不释手的将全篇都保存了下来。后来秦国骂楚国时,他们直接模拟了此文,写出了一篇《绝楚书》。〕

当天幕将《绝秦文》全篇展示出来时,秦穆公简直越看越气,到最后已是无法容忍,大骂道:“寡人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这晋国小儿竟敢愚弄是非、颠倒黑白,莫非是真以为老秦人提不动刀了是吗?啊?”

秦康公更是怒不可遏,这踏马又提到了那该死的令狐之战,明明是自已遭受了莫大委屈,结果你晋国却还恶人先告状是吧?做人做事,就问有哪个国家能比你晋国更无耻?

秦桓公已经气红温了,但愣是憋着没说出一句话来,毕竟这篇文章确实文采极佳,骂的也相当有水平。虽然内容颠倒黑白,但他感觉自已无论怎么开口都会被比下去,那到时候,可能就又要丢脸一次了,所以,此时的他可谓相当憋屈。

……

晋文公赞叹:“这真是…人才啊!”

晋惠公越看越想笑,对啊,之所以爆发韩原大战,这一切都是秦国的错,跟自已可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大家都得记清楚了,以后可别再冤枉好人了!哈哈!

晋景公刚从自已的死讯中回过神来,看到这一幕后,也不禁发出一声感叹:“自已这儿子的手段,似乎还真是…挺特别的啊!”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你的谥号是“厉”?”

晋厉公摸了摸鼻子,虽然这不是他写的,但这内容有什么错?天幕怎么就说颠倒黑白了?

……

原本看的正起劲,结果却听到了最后一句,楚庄王很是疑惑,这《绝楚书》是个什么玩意?天幕能不能放出来看看?

〔公元前578年,在宣读完《绝秦文》后,晋厉公率领齐、宋、郑、卫等八国诸侯,再加上周简王派来的军队,总计十国联军,浩浩荡荡的杀向了秦国。〕

〔本来晋楚罢兵之后,大家难得有了展望和平的机会,结果你秦国居然想公然打破这种局面,大家能忍?至于到底谁对谁错,不重要,总之这时候的大家都看你秦国不爽,所以要起兵讨伐你。〕

〔一打十,这踏马谁能顶得住?十国联军气势如虹,所过之处,那简直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秦军压根就拦不住,联军一路挺进了秦国腹地,最终,双方军队在麻隧展开大战。〕

〔此战毫无悬念,秦国大败,联军渡过泾河,一直追击到侯丽才撤走。麻隧之战的惨败,致使秦国数世不振,不再对晋国西部构成威胁,可以说,这秦国完全就是被打残了!〕

秦穆公难以想象,十国伐秦?这踏马秦国是遭天谴了吗?你们有必要这么大动静?

还有楚国,咱们不是盟友关系吗?你当时在干嘛?看什么戏呢?

秦桓公已经被震惊到了,好家伙,你们都这么猛的吗?怕了怕了!投降!以后再也不招惹你晋国了还不行吗?

楚庄王啧啧称奇,但很快他又皱起眉来,大家同为霸主,怎么你晋国就这么与众不同?随随便便就能号召这么多国家前来助阵,这有一丁点合理性吗?

〔这边刚打完秦国,结果中原又开始不消停了,公元前577年,郑国起兵攻打许国,并强迫许国割地求和。〕

〔这时候“弭兵之盟”也才刚过两年,郑国就已经按耐不住了。许国是楚国的盟友,见盟友被欺负,楚国当然不能容忍,于是兴兵伐郑。〕

〔楚军如入无人之境,打完郑国后又顺势将卫国也揍了一顿。作为盟主,晋国自然也不可能坐视不理,栾书本想立即出兵,但被韩厥劝住,他建议先等等时机,栾书同意。〕

〔虽然教训了郑国,但许国毕竟在郑国眼前,所以时不时就会遭到郑国的攻击。许灵公忍不了了,向楚国请求迁都,楚共王同意,然后就把许国迁到了叶城(今河南叶县),而旧地则被郑国吞并。〕

〔郑国毕竟是占了大便宜,所以之后又倒向了楚国,并且充当打手,把宋国给揍了一顿。宋国就很气,立即求援,晋国派卫国出兵,直接攻入郑国,这下中原大混战又开始了。〕

〔“弭兵之盟”所带来的短暂和平,自此彻底的烟消云散了!〕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
帝书阁 有求必应!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全文阅读!帝书阁,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