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5章 悼公即位

帝书阁 更新最快!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郑庄公都厌倦了,你们到底有完没完?

说实话,郑国都已经沦落到这种程度了,他都不知道还有什么好折腾的。

自已以小霸开局,结果后代却混的这么狼狈,这还真是世事无常啊!

“晋、楚虽然霸道,但毕竟人家是大国,相比之下,你郑国似乎也不遑多让啊?”许灵公愤愤不平道!

〔从郑国投靠楚国的那一刻起,晋、楚战争再度爆发。公元前575年,晋厉公亲率大军讨伐郑国,同时还派遣使者联络齐、鲁、卫等国,请求协助。〕

〔晋国阵容非常浩大,其目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是针对谁去的。郑国求救,楚共王并没有退缩,迅速集结三军,然后会同蛮军,北上救郑。〕

〔五月,晋军刚渡过黄河,得知楚军即将到来,中军佐范文子(士会之子)想退缩,但栾书没有同意。六月,晋军与楚军在鄢陵对峙。〕

〔到了这个时候,范文子依旧不想与楚军作战,新军佐郤至前来劝说,但却被范文子反驳了回去,最后他还说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话,“外患若平,则必有内忧”,如果这次放弃对战楚国,那么就能使晋国时刻保持警惕,以绝内患。栾书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坚持开战!〕

士会眉头微挑,自已这儿子似乎看到了别人没注意到的地方!

栾书冷哼,自已难得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岂会让你给阻止了?

〔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这一天是古人最忌用兵的晦日,但很明显,晋楚两国并没打算罢手。楚军趁着晨雾弥漫迅速把军队集结到晋国营地前面,开始叫阵。〕

〔毕竟事发突然,再加上营前有泥泞,战车不好行动,所以栾书主张固守,以待战机。郤至却认为应该主动出击,并列举出了楚军六大弱点:主将不和;老弱病残;郑国阵容混乱;蛮军不懂列阵;在无月光的夜里布阵,不吉利;军心散漫,无斗志。所以我们没必要怕他们!〕

〔范文子的儿子范宣子建议,既然他们不让我们出去,那就填平井灶,在军营里布好阵势!最终,晋厉公采纳了郤至跟范宣子的建议,准备开战!〕

楚庄王就很不满,他们到底是怎么带领军队的?怎么被人看出一堆弱点?

这还没开始打,就已经输了一半,就这领军水平,到底谁是主将?

该不会是子重跟子反吧?这瞬间,楚庄王突然想到了这两人。

〔楚共王登上楼车,观望敌营,太宰伯州犁陪同。伯州犁是晋国大夫伯宗的儿子。伯宗因谗言被晋厉公所杀,伯州犁逃往楚国,被楚共王任命为太宰。〕

〔伯州犁了解晋国,所以陪同登上楼车,就是为了给楚共王解惑,并出谋划策。晋军这边,晋厉公也在斗越椒的儿子苗贲皇的陪同下,登台观察楚军的阵势,并出谋划策。〕

伯州犁:“……”

苗贲皇:“……”

楚共王、晋厉公:“好家伙,不愧是同道中人!”

〔当天清晨,晋军摆好阵势后,晋厉公下令,全军出动,晋楚之战一触即发。〕

〔此战刚开打就颇为不顺,晋厉公更是倒霉,刚出营地,结果战车却陷入了泥泞里面,好一阵折腾过后,这才将战车推了出来。双方军队很快陷入混战,非常激烈,其中郤至更是好几次碰到楚共王的战车,但每次都没有动手。楚共王很欣赏他,于是派使者给对方送了一把弓,郤至接过弓,拜谢而别。〕

〔激战继续,楚共王见晋军中军薄弱,于是率军攻击,途中却遭到晋军猛烈抵抗,晋将魏锜见此一幕,拉弓搭箭,直接命中楚共王眼睛,楚军瞬间大乱〕

〔虽然受伤,但楚共王并没有慌,叫人拿来两支箭递给身旁的养由基,命令他射杀魏锜。养由基号称“天下第一神箭手”,只一箭就射中了魏锜的脖子,当场身亡。〕

魏锜懵了,本以为自已能立大功,结果命丧当场?

“天下第一神箭手”是吧?本将记住你了!

看到郤至的举动,郤缺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毕竟,在这种大战之中,你这样做真的合适吗?就不怕有人借题发挥?

楚庄王皱眉,被射中眼睛?这还能活?自已这儿子似乎命很硬啊!

楚共王大叫一声,赶忙捂住眼睛,当察觉并没有什么问题后,他这才放下心来!

〔鄢陵之战,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黄昏,最终,楚军受挫后退,决定明日再战。本来是这么打算的,但回到营地后,楚共王却发现士兵没斗志了,感觉不妙,结果这时候,一个从晋军营地逃出来的俘虏给楚共王传来一个消息,说晋军正厉兵秣马,积极备战,打算明日继续战斗。〕

〔楚共王心中一紧,赶忙命人召子反前来商议对策,谁知这家伙晚上喝多了,压根醒不来,楚共王见此,只能叹道:“这是上天要败楚国啊!不能拖了!”于是楚共王下令,全军连夜撤退!〕

〔晋军进入楚营,靠着楚军留下的粮食吃了三天,然后凯旋!〕

楚共王:“……”

楚庄王不禁扶额,他只觉这一战楚国打的太丢脸了!

〔楚军一路向南,到达瑕地时,楚共王担心子反自杀谢罪,于是派人传话给他,说此战之败,罪不在他,而在于自已。本来有了这句话,子反可以不死,但子重却不想就这样放过他,为了独掌大权,你子反必须死,所以他也派人对子反说:“当年让军队全军覆没的将领是什么下场,你也明白,所以好好想想吧!”子反感觉被羞辱了,于是自杀!等楚共王闻讯并派人前去阻止时,子反已经自杀身亡了!〕

子反目光呆滞,他就这么自杀了?

下一刻,他目光狠狠扫向子重,愤怒道:“公报私仇,这就是你的手段?”

子重感觉莫名其妙,不满道:“什么公报私仇,我说的本来就是事实,再说了,那都十几年后的事,谁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难道你这也能怪到我头上?”

子反瞬间冷静下来,对啊!那都十几年后的事了,跟现在有什么关系?看来自已这是被气昏头了。

话虽如此,但心中这个疙瘩却是永久的留在了他身体里!

〔鄢陵之战,晋国大胜,而这也让晋厉公的自信心开始膨胀了。毕竟,晋国在他的带领下打败了楚国,难道这还不能说明他的实力吗?〕

〔如今,不管是威望还是权利他都有了,于是晋厉公就想搞一次大动作,准备罢免所有的卿大夫,然后立自已的宠臣。〕

〔想法很美好,但有些人却并不会让你如愿,比如,此刻权势正盛的众卿士们。当年赵氏被灭以后,虽然看似栾书占了大便宜,但回过神后这才发现,原来获益最大的是郤氏。〕

〔当时郤氏的宗主是郤克的儿子郤锜,此人手段不俗,在他的运作下,堂弟郤至以及叔父郤犨都成为了八卿中的一员。郤氏一族独占三个席位,其权势何等强大。栾书虽然是正卿,但他明显能感觉到“三郤”对自已的威胁,所以他打算将其除掉。〕

郤克惊了,自已大力支持并提拔了他,结果他却想灭自已全族,这还有没有天理?

栾书也很惊诧,虽然此时的他隐约能感觉到这种威胁,但没想到,这最后自已终究还是动手了!

晋文公有些无语,那些卿士发展了这么多年,其家族何其庞大,又岂是你一句话就能轻易废掉的?

赵盾算是看明白了,原来这些人都是一丘之貉啊!还以为他们的联盟有多坚固,结果也不过如此!

〔“三郤”权势虽然很大,但却无形中得罪了很多人,其中最大的仇家就是胥氏。当年胥臣一手提拔了郤缺,怎料等郤缺执掌朝政后,反手就把胥氏压的死死的,甚至还污蔑胥氏的领军人物胥克有精神病,直接罢免了他的官职。这下好了,胥氏不仅丢了权力,甚至还成为了世人眼中的精神病,仇恨自此埋下。〕

〔晋厉公想要削掉公卿的权力,借用胥氏打击“三郤”,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再加上栾书从中作梗,以及对郤氏的肆意诬陷,这就使得晋厉公很快就下定了除掉“三郤”的决心。〕

〔公元前573年,晋厉公外出打猎时,因郤至暴怒射杀宦官一事,最终引发了晋厉公的怒火,屠灭“三郤”已是势在必行。〕

〔当年十二月,晋厉公命胥童率领八百军士袭杀“三郤”,“三郤”本就毫无防备,当场被杀,随后胥童又对整个郤氏家族展开大屠杀,自此,郤氏灭族。〕

郤缺不敢置信,郤氏被灭族了?胥家胥童?

难道说,这一切起因都是由于自已恩将仇报的缘故!

想到这,郤缺不禁悲痛难耐,既然是自已犯下的过错,那又何必牵连他人?整个郤氏家族又都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将这种灾难降临到他们头上?你们到底还有没有人性?

胥臣沉默不语,虽然恩将仇报确实可恨,但灭族也确实太过了点!

赵衰感叹:“天幕曾说过,晋国总共存在有十一个超然家族,而如今已经被淘汰几个了?狐氏、先氏、赵氏以及郤氏,那么接下来又该轮到哪个家族了?”

〔将郤氏灭族之后,胥童本想趁势将栾书还有中行偃全部杀掉,但被晋厉公阻止了,他觉得如果把这两位也给杀了,那以后岂不是胥氏独掌大权了?那怎么行?所以拒绝了这个请求。然而,晋厉公或许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最终把自已送上了死路。〕

晋厉公瞬间脸色大变?把自已送上了死路?难道说,这至始至终,真正图谋不轨的其实是栾书不成?

〔栾书城府很深,且出手也是极其果断。晋厉公是一位志大才疏的君主,虽然削弱公卿的权力,从大方向来看确实没错,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你的政治手段不够高明,那么即将等待你的,不是被废就是死路一条,没有第三个选择。〕

〔这一次你既然没有先下手为强,那么之后也就没有下次了。当年年底,晋厉公到大夫匠丽氏家里游玩,这时,栾书与中行偃突然发难,带兵冲杀进来,胥童被当场杀死,而晋厉公则被囚禁了起来。〕

见此一幕,殿内众卿士皆神情震惊的看向栾书,其中晋厉公更是愤怒到了极点,恨不得当场就把栾书给大卸八块了。

栾书头皮发麻,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为了巩固自已的权势,栾书和中行偃决定,立一个听话的,最好是无亲无故,比较好控制的那种,于是两人一商量,决定派人前往洛邑将孙周接了回来。〕

〔孙周是晋襄公的曾孙,晋厉公的侄子,自幼聪颖过人,博闻广识。按当时的习惯,孙周已经出了三代,属于小宗。小宗取代大宗,这放在其它国家那肯定不合适,但在晋国却无比契合。〕

〔公元前572年,晋厉公被弑杀后,孙周即位,是为晋悼公!〕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ishug.com。帝书阁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dishug.com
帝书阁 有求必应! 我给古人讲中华通史 http://www.dishug.com/book/iCvUII.html 全文阅读!帝书阁,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